[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烫手保护作用的厨用锅盖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70499.4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1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邵信用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鑫 |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 地址: | 3180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烫手 保护 作用 锅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烫手保护作用的厨用锅盖,包括盖体,盖体下端内固定连接有间隔座,盖体与间隔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热驱机构与防烫机构。本发明通过在盖体与间隔座之间利用导向滑槽与复位弹簧活动支撑升降推板;通过间隔座的下空腔中设置由高温热气驱动的无阻风轮,使得无阻风轮带动传动轴与驱动凸轮进行持续运转,以加速锅内的高温热气快速排至盖体中;通过在盖体内开设异型孔与中腔,并在异型孔与中腔内设置相连接的连通管与蒸发盒,利用锅内排出的高温热气对蒸发盒内的三氯甲烷溶液进行高温加热,以使得蒸发液蒸发膨胀促使提拉把手进行位置抬升,实现提拉把手与盖体之间的间接连接,减少锅内与盖体的高温热量传递,实现高温防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具应用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烫手保护作用的厨用锅盖。
背景技术
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质量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保证饮食安全卫生,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趋向于培养自我动手的生活习惯。但因为前期缺乏实操经验,且对品种繁杂的烹饪器具缺乏足够的认知,使得在烹饪过程中极易引发烫伤事故。
传统的锅盖单一地考虑密封锅体的功能,一般多为单片式连接把手的简易结构,使得锅盖与锅体一体连接的过程中全面受热,即使把手采用的具有隔热作用的塑胶材质,但因为高温蒸汽的不断熏蒸,且在金属材质锅体不断的热传导作用下,把手仍然具有较高的温度,如果操作不慎,极易引发手部烫伤的严重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厨具锅具自身高温以导致烫伤事故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烫手保护作用的厨用锅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烫手保护作用的厨用锅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下端内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间隔座,且盖体与间隔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热驱机构与防烫机构;
所述热驱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盖体与间隔座之间的两块平隔板,且间隔座中分别开设有相连通的下空腔与上空腔,所述下空腔中转动设置有无阻风轮,且盖体两侧内均转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无阻风轮与传动轴上分别固定套设连接有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且传动轴上固定安装有活动贯穿平隔板的驱动凸轮,所述盖体与间隔座上对应开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滑槽上端内焊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焊接有升降推板;
所述防烫机构包括开设于盖体中的异型孔与中腔,且异型孔与中腔内分别设置有相连接的连通管与灌装有蒸发液的蒸发盒,所述上空腔与连通管上均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且蒸发盒固定连接有开设有通孔的导向套管,所述导向套管上滑动套设有提拉把手,所述导向套管上固定套设有与提拉把手相焊接的支撑弹簧。
优选地,所述间隔座垂直连接于盖体中端,且提拉把手与间隔座上下对应。
优选地,所述下空腔与上空腔自下而上分布,且上空腔远离下空腔的上端位于升降推板上方。
优选地,所述平隔板中开设有活动套设驱动凸轮的导向长孔。
优选地,所述异型孔远离中腔的下端位于升降推板上方。
优选地,所述提拉把手与通孔均位于导向套管延伸出盖体上方外的上端位置,且通孔位于提拉把手内。
优选地,所述蒸发液为浓度为17%-21%的三氯甲烷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盖体内中空且开口的间隔座,并在盖体与间隔座之间利用导向滑槽与复位弹簧活动支撑升降推板;通过间隔座的下空腔中设置由高温热气驱动旋转的无阻风轮,并利用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实现传动轴与驱动凸轮的持续运转,以驱动升降推板上下移动,从而促使锅内的高温热气向锅盖中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鑫,未经顾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70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