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房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9846.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6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顺祥;武廷超;张兴波;李大朋;靳志宏;刘宜昕;陶永昊;李小京;刘永泽;刘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19/01;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沃律师事务所 11620 | 代理人: | 梁晨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热能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属于被动房领域,包括第一热能回收组件和第二热能回收组件,所述第一热能回收组件包括设置于卫生间淋浴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分别与直排水管和集水盘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与集水盘管和直排水管连通处设置有开闭组件,所述集水盘管设置于卧室地板的下方,所述集水盘管上安装有与其内部联通的温度测量器,所述集水盘管的出口处固定安装有排水阀。淋浴产生的热水汇集在集水槽内并顺着出水管运输到集水盘管内,将热量传递给位于集水盘管上方的地板,使得卧室内的温度上升,达到热能回收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动房相关装置,具体是一种被动房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煤炭消耗每年已高达37亿吨,大量的能源消耗不但使资源难以为继,所带来的污染后果也已成为人们不愿接受的事实。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路线已得到各界的共识。因此,发展绿色低碳被动房成为趋势,是建筑节能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将改变人们的室内外环境,改变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成为未来的主流建筑。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性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的房屋。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地面、墙体、门窗的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新风系统以及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室内四季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和恒静的建筑。
对于被动房内部能量的回收循环利用也是被动房低能耗的关键原因之一,对于热能的回收利用是主要考虑的回收利用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房热能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被动房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第一热能回收组件和第二热能回收组件,所述第一热能回收组件包括设置于卫生间淋浴下方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下方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分别与直排水管和集水盘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与集水盘管和直排水管连通处设置有开闭组件,所述集水盘管设置于卧室地板的下方,所述集水盘管上安装有与其内部联通的温度测量器,所述集水盘管的出口处固定安装有排水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开闭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出水管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设置于集水盘管和直排水管内的密封面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密封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位于出水管内壁上的挡板和挡槽。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转轴的上端贯穿出水管,且转轴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旋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热能回收组件包括与油烟机连通的收集管,所述收集管的出口固定安装有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室的出口固定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集烟管连通,所述集烟管设置于地板的下方,所述集烟管的出口固定安装有排烟阀。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集水盘管和集烟管呈S型交替布设。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所述出水管和输送管的外部套设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淋浴产生的热水汇集在集水槽内并顺着出水管运输到集水盘管内,将热量传递给位于集水盘管上方的地板,使得卧室内的温度上升,达到热能回收利用的目的。
2.油烟机将厨房中产生的热空气或者油烟处理后通过收集管传送至过滤室,经过滤网再次处理后传送至集烟管中,热量散失到卧室中,使得卧室内的温度升高,尤其是冬天,能够保持我是温度不至于过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住总第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9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