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极片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69693.0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5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葛鸽;梁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H01M4/13;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47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极片及锂离子电池,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涂布后的极片包括箔材、上涂料层、下涂料层和空箔区,所述箔材上面没有上涂料层的部位为空箔区,所述下涂料层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下涂料层的第一部位与所述上涂料层相对应,所述下涂料层的第二部位与所述空箔区相对应,将胶带贴覆在极片的空箔区上后进行辊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下涂料层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辊压后都能达到预定值,从而使下涂料层的第二部位的颗粒之间的空隙不会太大,具有较好的电子电导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涂布后的锂电池极片包括箔材11、上涂料层12、下涂料层13和空箔区14,箔材11上面没有上涂料层的部位为空箔区14,下涂料层13包括第一部位131和第二部位132,下涂料层13的第一部位131与上涂料层12相对应,下涂料层的第二部位132与空箔区14相对应。
不足之处是:如图2所示,涂布后的极片经过上轮21和下轮22一起辊压时,由于空箔区14的存在,下涂料层的第一部位131与第二部位132受力大小不同,第一部位131的受到压力比第二部位132受到的压力更大,使辊压后第二部位132的厚度比第一部位131的厚度大,即第二部位132的厚度没有达到预定值,使下涂料层的第二部位132的颗粒之间的空隙大,导致电子电导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使下涂料层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辊压后都能达到预定值,从而使下涂料层的第二部位的颗粒之间的空隙不会太大,具有较好的电子电导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涂布后的极片包括箔材、上涂料层、下涂料层和空箔区,所述箔材上面没有上涂料层的部位为空箔区,所述下涂料层包括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所述下涂料层的第一部位与所述上涂料层相对应,所述下涂料层的第二部位与所述空箔区相对应,将胶带贴覆在极片的空箔区上后进行辊压。
优选的,所述胶带为发泡胶带。
优选的,所述辊压为热辊压。
优选的,所述热辊压的温度为80℃至90℃。
一种采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极片。
一种采用所述极片制得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极片经过上轮和下轮一起辊压时,由于空箔区贴上胶带,下涂料层的第二部位受到的压力大小与下涂料层的第一部位受力大小相接近,这样极片辊压后,使下涂料层的第一部位和第二部位辊压后都能达到预定值,与现有技术相比,下涂料层的第二部位的颗粒之间的空隙不会太大,具有较好的电子电导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涂布后的锂电池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涂布后的锂电池极片辊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胶带贴覆在极片的空箔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0℃1C长期循环数据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RT 1.5C长期循环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维科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9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弧形槽搓衣板开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PVC复合木塑板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