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水下航行器目标跟踪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9620.1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彭星光;赵艺;宋保维;潘光;张福斌;高剑;李乐;张立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驱动 水下 航行 目标 跟踪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水下航行器目标跟踪控制方法,包括水声探测、位置预测以及运动控制。水声探测根据AUV当前位姿信息通过机载自动感知模块获取目标的状态信息,位置预测融合机载自动感知模块产生的目标状态信息,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位置预测,运动控制过程在位置预测的驱动下,调整运动控制策略,不断输出位姿到运动控制系统。本发明方法采用的数据驱动控制算法融合机载自动感知模块产生的目标状态信息,对目标跟踪控制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可有效提高海流条件下水下自主航行器的目标跟踪控制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目标跟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海洋技术中,水下自主航行器(AUV)具有高机动性,高稳定性,高续航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科研考察、水下作业和军事活动中,水下目标跟踪逐渐成为AUV水下自主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AUV目标跟踪技术对于海洋国土监视、近岸预警或近海防御、海底管线跟踪与维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AUV在水下作业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探测手段是成像探测,包括光视觉成像探测和声纳成像探测。对于光视觉成像探测,一种方法是通过分割线性成像、GVF-SNAKE模型、PSO-BP算法实现目标识别。对于声纳成像探测,一种方法是基于侧扫声纳的海底成像方法,利用运动信息和声纳探测模型实现AUV定位。但是基于成像的探测方法,存在时效性差、能耗高的缺点,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水下航行器目标跟踪控制方法,包括水声探测、位置预测以及运动控制。水声探测根据AUV当前位姿信息通过机载自动感知模块获取目标的状态信息,位置预测融合机载自动感知模块产生的目标状态信息,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进行位置预测,运动控制过程在位置预测的驱动下,调整运动控制策略,不断输出位姿到运动控制系统。本发明方法采用的数据驱动控制算法融合机载自动感知模块产生的目标状态信息,对目标跟踪控制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和较强的鲁棒性,可有效提高海流条件下水下自主航行器的目标跟踪控制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水声探测:在tk时刻,水下航行器获取目标当前位置xk,k为正整数;
步骤2:根据步骤1获取的目标当前位置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预测并更新目标位置;
步骤2-1:定义包含加性噪声形式的目标系统运动模型如式(1)所示:
式中,yk为k时刻目标系统观测值,f(·)为服从于高斯概率分布的运动学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的系统噪声,h(·)为服从于高斯概率分布的运动学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的量测噪声,wk-1和vk均为服从于零均值的高斯白噪声分布,即wk-1~N(0,Ok-1),vk~N(0,Rk),Qk-1和Rk为高斯分布的标准差;
步骤2-2:水下航行器获取目标位置时间更新;
其中,为k-1时刻系统状态估计值,为k时刻系统状态估计值,Pk-1为k-1时刻系统滤波方差,Pk/k-1为k时刻系统滤波方差,为线性化状态转移矩阵,为线性化状态转移矩阵的转置,Qk-1为高斯分布的标准差;
步骤2-3:目标位置量测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9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