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地上覆土双壳式液态烃低温储存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9158.5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6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崇刚;许超洋;王惠勤;缪平;何龙辉;涂少斌;徐兴文;常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C3/04 | 分类号: | F17C3/04;F17C13/00;F17C13/02;E02D27/38;E02D19/06;E02D31/02;E03F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上 覆土双壳式 液态 低温 储存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化工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半地上覆土双壳式液态烃低温储存系统,包括覆土的双层卧式储罐、储罐固定装置、保冷绝热保护系统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固定装置围绕包围住双层卧式储罐;双层卧式储罐底部与储罐固定装置之间为连续砂床基础,而双层卧式储罐上部以及四周与储罐固定装置之间覆土。储罐固定装置中土建基础的上表面在地坪以下。采用本发明,储罐为双壳金属结构,储罐双壁环形空间设有多组加强圈。双壁储罐以及内部加强圈的综合作用,有效的提高了储罐对外部载荷如覆土、基础反力以及基础不均匀沉降载荷作用承载能力,避免其强度以及屈曲失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液态烃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中,液态烃的储存,基于经济性与安全性综合考虑,当单罐容量较小(≤5000m3)时一般采用地面球罐或覆土式卧罐压力储存,单罐容量较大(5000m3)时,一般采用地面平底双壳立式储罐常压低温储存。而对于沸点较低烃类如乙烯等,当单罐储存容积小于 5000m3,如果要实现常温液态储存,40℃环境温度下,饱和蒸汽压将达到5.7MPa,不论采用球罐或卧式储罐,建造成本和难度将急剧上升,故工程中通常采用半冷冻压力储存方式。半冷冻压力储存如采用地面球罐,则存在外部环境影响大,占地面积大、建造成本高、焊接制造环境差、泄漏后次生灾害大等缺点,而目前的覆土式卧式常温压力储罐又难以满足低温压力储存的需求。
中国专利201520554527.9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埋地卧式储罐的液态烃储存装置,包括埋地的卧式储罐和储罐固定装置,卧式储罐的罐体由圆筒形的罐体筒体和罐体筒体两端的封头组成,罐体的上部设有人孔、开口井,底部设有积液包,卧式储罐的外部设有防腐层,储罐固定装置包括围墙、沥青砂垫层、储罐基础和素土层。但该技术仅适用于常温液态烃储存。
常规的地上覆土储罐,如覆土罐直径较大时,即使四周设置了挡土墙,因挡土墙不宜过高,储罐四周的覆土因放坡所占面积仍然较大,如直径为8m的覆土卧罐,即使设置5m高的挡土墙,单侧放坡的宽度将达到11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地上覆土双壳式低温液态烃储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覆土式卧式常温压力储罐难以满足低温压力储存的需求,半冷冻压力储存则存在外部环境影响大,占地面积大、建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半地上覆土双壳式液态烃低温储存系统,包括覆土的双层卧式储罐、储罐固定装置、保冷绝热保护系统和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固定装置围绕包围住双层卧式储罐;双层卧式储罐底部与储罐固定装置之间为连续砂床基础,而双层卧式储罐上部以及四周与储罐固定装置之间覆土;储罐固定装置中土建基础的上表面在地坪以下;所述双层卧式储罐的内罐底部设有积液包,内外罐之间设有加强圈,外部罐壁外涂敷防腐保护层;人孔和储罐开口均设置在储罐顶部,储罐开口均集中布置,且设有开口井保护;所述储罐固定装置包含半地下的基坑、土建基础、顶部覆盖层、斜坡覆盖层和挡土墙;所述保冷绝热保护系统包含双层储罐环形空间中的颗粒状绝热材料、硬质绝热层、软质绝热材料;所述排水系统分别设置在储罐固定装置的土建基础和挡土墙中。
本发明一种半地上覆土双壳式液态烃低温储存系统,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设施包括地下排水管、地下排水沟、地上排水管和雨水明沟。
本发明一种半地上覆土双壳式液态烃低温储存系统,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卧式储罐的内罐体由内罐筒体与两端内罐封头组成,外罐体由外罐筒体与两端外罐封头组成。内罐筒体底部设有积液包,内外罐环形空间厚度为60~300mm,内外罐环形空间内填满颗粒状绝热材料,颗粒状绝热材料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如选用膨胀珍珠岩。环形空间沿轴向设有多组加强圈,加强圈与外罐筒体内壁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9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设备数字地与外界机壳绝缘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工程教学实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