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8472.1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石世锋;王峻尧;秦帅;邱吉多;王林;高颖;朱梓源;韩蓄;郄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Q10/06;G06F30/20;G06F111/04;G06F1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郭瑶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分布式 能源 多能 耦合 调度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方案制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需求与约束条件,制定用能需求方案;设定关键参数,对热泵机组负荷率与运行时长、空调运行功率与时长进行条件约束;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能源设备运行与环境感知设备运行量测类信息;数据服务模块,用于存储用能需求方案制定所需信息,计算性能系数;运行评估模块,用于基于信息采集模块采集信息,结合数据库中历史数据、历史调度方案进行能源站综合能源供应调度;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调度方案以及方案状况评估结果。能够实现合理有序用电、终端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优化用电行为,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能源站于一站空间内集合了电力、供热、供冷等多种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现有综合能源用能方案通过获取区域综合能源的历史用能数据,预测规划水平年用能需求,对各种能源在多个系统中分别进行控制与调度;同时,在传统信息能源系统中,产能侧、网侧、负荷侧的参数和运行信息全量发送给云端服务器或发送内部控制中心,统一处理后再下发处理。
现有技术下,综合能源用能方案主要依赖规划阶段数据与历史经验,缺少实时监控,各系统运维人员仅负责单一能源情况下,独立运行造成配置失衡、资源浪费,考虑到仅有少量必需信息参与调度和控制,大量的数据流通会对计算中心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通信堵塞会带来时滞和丢包,造成网络拥堵、计算能力低、响应时间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及方法,实现合理有序用电、终端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优化用电行为,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具有准确可靠、可操作性佳、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站融合型分布式能源站的多能耦合调度系统,包括:
方案制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需求与约束条件,制定用能需求方案;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能源设备运行与环境感知设备运行量测类信息;
数据服务模块,用于存储,以及计算得到的性能系数;
运行评估模块,用于基于能源设备运行与环境感知设备运行量测类信息,结合数据库中历史数据、历史调度方案进行能源站综合能源供应调度;
结果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调度方案以及方案状况评估结果。
具体的,所述用户需求主要包括:供冷需求、供暖需求、用电负荷需求,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制冷制热时间、温度维持时间、负荷稳定运行时长。
具体的,所述关键参数包括:供冷目标温度、供暖目标温度、供水温度、回水温度、热水流量、负荷率。
具体的,所述结合信息采集模块,还用于获得不可控参数。
具体的,所述不可控参数为环境温度。
具体的,所述能源设备运行与环境感知设备运行量测类信息包括:环境温度、进水温度,每1分钟读取一次,传输存储于数据服务模块。
具体的,所述性能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COP=制冷量/耗电量;
制冷量=C×M×△T=C×M×(T回水-T供水);
C=4.2×103J/kg℃;
M=Q×h=D×1h;
△T=(T回水-T供水)T代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Q=系统水流量,D代表数据采集值,单位为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84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罐球壳板切割轨道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双层冷辐射天花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