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用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8443.5 | 申请日: | 202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5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池万乐;张笑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A47K10/48;F24F6/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网 智能家居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用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设备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安装在监测设备的前端外表面,所述触控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除湿处理室和加湿处理室,所述除湿处理室包括第一安装框、感应器、出风头和加压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框固定在监测设备前端外表面的左侧,所述感应器安装在第一安装框的内顶部,所述出风头固定在第一安装框的内底部,此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用监测装置,通过设置除湿处理室和加湿处理室,避免手部干燥或者沾水时出现使用操作面板时造成按键失灵的现象发生,减少出现操作失败的问题发生,大大提高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使用较为智能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智慧家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物联网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无线技术具有短距离、低功耗的通信特点,其被作为常应用于智能家居的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现有的物联网智能家居上都配备了操作面板,来通过其上的触摸屏按键进行智能家居的各个环节的调控,在遇到手指比较干燥或者沾水时,使用操作面板时会很大地程度上造成按键失灵,同时潮湿的手指以及触控屏上有灰尘也容易造成操作失败,大大降低了监测装置的工作效率,耽误使用者的时间,而且对于家中的小孩而言,其好奇心比较重,它们会对智能家居上的操作面板进行胡乱操作,造成操作面板失灵和损坏,操作面板上缺少防安全措施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用监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用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用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设备和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安装在监测设备的前端外表面,所述触控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除湿处理室和加湿处理室,所述除湿处理室包括第一安装框、感应器、出风头和加压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框固定在监测设备前端外表面的左侧,所述感应器安装在第一安装框的内顶部,所述出风头固定在第一安装框的内底部,所述加压装置的输出端与出风头连接,所述加湿处理室包括感应器、第二安装框、雾化喷头和加湿装置,所述第二安装框固定在监测设备前端外表面的右侧,所述感应器安装在第二安装框的内顶部,所述雾化喷头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框的内底部,所述雾化喷头的输出端与加湿装置连接;
还包括遮挡装置、支撑块和控制机构,所述支撑块对称设置在监测设备的后端外表面,所述遮挡装置设置在靠近触控面板的前侧位置处,所述控制机构活动设置在遮挡装置的上下两端,用来驱动遮挡装置对触控面板的表面进行遮挡作用。
优选的,所述加压装置包括电动气泵和输气管,所述电动气泵固定在监测设备的内侧底部,所述电动气泵通过输气管与出风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框上安装的感应器与电动气泵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电动水泵、输水管、集水箱、电磁阀和出水管,所述电动水泵固定在监测设备的内侧底部,所述电动水泵的输入端通过输水管与集水箱连接,所述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出水管上,且电动水泵的输出端通过出水管与雾化喷头的底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水箱的顶部连接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远离集水箱的一端延伸至监测设备的顶部,并连接有进水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框和第二安装框的内侧均固定有搁置板,所述搁置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遮挡装置包括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形状大小相同,且第一遮挡板和通孔的表面积之和大于触控面板的表面积,所述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相互靠近一侧的边缘处分别固定有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所述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相互吸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8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