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反激芯片的LLC谐振拓扑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68000.6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腾;吴专红;林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浩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1/32;H02M1/08;H02M3/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7 | 代理人: | 赵英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芯片 llc 谐振 拓扑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反激芯片的LLC谐振拓扑控制电路,包括LLC谐振腔、电流型反激芯片U1、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电荷泵电路和反馈电路,LLC谐振腔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谐振电感L1、谐振电容C1和输出变压器T1,开关管Q1与开关管Q2串联、谐振电感L1、输出变压器T1的原边线圈与谐振电容C1串联后与开关管Q2并联;开关管Q1的栅极与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型反激芯片U1的GD端相连;开关管Q2的栅极与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流型反激芯片U1的RT端相连;谐振电容C1的一端通过电荷泵电路与电流型反激芯片U1的CS端相连。本申请提供的LLC谐振拓扑控制电路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LC谐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反激芯片的LLC谐振拓扑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产品设计中,是使用现有的专业控制芯片来做LLC谐振电路,该产品设计完全受限于芯片本身,且目前国产芯片涉及这块很少,都是国外半导体公司在做,价格较高,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体积小的基于反激芯片的LLC谐振拓扑控制电路。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反激芯片的LLC谐振拓扑控制电路,包括LLC谐振腔、电流型反激芯片U1、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电荷泵电路和反馈电路,其中,所述LLC谐振腔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谐振电感L1、谐振电容C1和输出变压器T1,所述开关管Q1的漏极接电源VBUS端,所述开关管Q1的源极分别与所述开关管Q2的漏极、所述谐振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谐振电感L1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输出变压器T1的原边线圈与所述谐振电容C1的一端相连,所述谐振电容C1的另一端和所述开关管Q2的源极接电源LG端;
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型反激芯片U1的GD端相连;所述开关管Q2的栅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型反激芯片U1的RT端相连;所述谐振电容C1的一端通过所述电荷泵电路与所述电流型反激芯片U1的CS端相连;所述输出变压器T1的副边线圈与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光耦合隔离器U2与所述电流型反激芯片U1的FB端相连。
相比于传统的LLC谐振控制电路,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反激芯片的LLC谐振拓扑控制电路采用电流型反激芯片U1来控制LLC谐振拓扑,芯片体积小巧,比现有市面芯片封装小很多;且芯片成本更低,设计灵活,能有效提升产品竞争力。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3~Q6、变压器T2、二极管D1、电容C2和电阻R2~R4,所述电流型反激芯片U1的GD端通过电阻R1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的基极、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分别与电阻R3的另一端、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6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变压器T2的原边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变压器T2的原边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相连,所述变压器T2的副边线圈的一端通过电阻R5与所述开关管Q1的栅极相连,所述变压器T2的副边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谐振电感L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电源LG端,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接电源VCC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浩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浩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8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