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远程代理单元的监测预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66799.5 | 申请日: | 202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达;张华兵;曹小明;陈华军;付志博;卢伟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0;H04L29/06;H04L12/6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远程 代理 单元 监测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远程代理单元的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有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连接的远程代理单元,平台远程代理系统包括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数据接入模块和数据平台基础模块,数据接入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汇总模块,数据汇总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可以通过设置远程代理单元有效降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交互、数据共享的难度,有效提高总部和各分子公司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并且提高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远程代理单元的监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IT服务管理制度、管理手段都得到大大的提升。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将从大建设阶段进入大运维大服务阶段,对运维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是现有的电网用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在数据交互、数据共享方面存在交互困难以及处理繁琐等缺陷。需要解决运维持续演进的难题,不断总结运维工程实践经验,降低运维成本,提升IT运维服务水平;实现应用服务的自助化、增值服务的低成本化,并打破现有运维模式,最终达到管理强化、协同融合、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远程代理单元的监测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设置远程代理单元有效降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交互、数据共享的难度,有效提高总部和各分子公司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并且提高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远程代理单元的监测预警系统,包括有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连接的远程代理单元,所述平台远程代理系统包括有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分别连接有数据接入模块和数据平台基础模块;
所述数据接入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汇总模块,所述数据汇总模块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连接有数据消费模块;所述数据平台基础模块包括有权限管理、名字服务、元数据管理、资源管理和数据质量监控;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入端连接有网公司区、分子公司IDC区和DMZ区,所述网公司区、分子公司IDC区和DMZ区均设有数据总线,所述网公司区还设有服务总线,所述分子公司IDC区和DMZ区还设有代理网关和API网关。通过设置远程代理单元有效降低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交互、数据共享的难度,有效提高总部和各分子公司之间的数据交互效率,并且提高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汇总模块还连接有数据计算模块,所述数据计算模块包括有实时计算和离线计算,所述数据汇总模块包括缓存列队和数据清洗。通过数据计算和数据汇总的相互配合对数具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反应,有效提高平台远程代理单元的数据处理速度,提高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的运维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有关联型数据库、分布式文件控制、分布式数据库和时序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消费模块包括有IT监控、运维流程管理、IT呼叫、安全监测预警、安全风险管控、安全综合运营、系统与用户行为分析、自动化运维和智能化运维。数据消费模块对用户和系统的行为进行科学的反应,能够客观的对数据进行描述,有效提高平台远程代理单元数据反应的精准度,促进信息安全运行监测预警系统的运维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网公司区与分子公司IDC区之间的数据流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外围集成系统API注册:在各省级的API网关上注册各个外围集系统的API,然后将这些API统一注册到网级运维服务总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67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