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H90子弹弹壳的高塑形黄铜带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6019.7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康;薛龙江;王中明;李延忠;林游;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五星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2 | 分类号: | B21B1/22;B21B15/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程安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h90 子弹 弹壳 高塑形 黄铜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H90子弹弹壳的高塑形黄铜带的加工工艺,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配料、清洗和烘干:按照质量百分比选择各成分原料,进行混合配料,得到混合原料,然后对混合原料进行喷水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清洗完成后对混合原料的表面进行烘干。本发明通过设置对原料进行清洗杂质,同时对高塑形黄铜带表面涂覆防腐涂料,从而达到了对原料表面清洗去除杂质和对高塑形黄铜带表面涂覆防腐涂料便于长期存放的优点,能够有效的对原料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杂质,提高了后续高塑形黄铜带加工的质量,同时高塑形黄铜带在长期存放前,能够对高塑形黄铜带的表面涂覆防腐涂料,减少了工厂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铜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产H90子弹弹壳的高塑形黄铜带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黄铜带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但易产生腐蚀开裂,黄铜带是铜与锌的合金,因色黄而得名。
H90子弹弹壳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先对高塑形黄铜带进行加工,目前现有的高塑形黄铜带加工工艺有以下缺点:现有的高塑形黄铜带加工工艺不仅在选料时原料表面容易吸附有杂质,降低了高塑形黄铜带加工的质量,同时高塑形黄铜带在长期存放时,表面容易出现腐蚀,造成高塑形黄铜带出现腐蚀损坏,增加了工厂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H90子弹弹壳的高塑形黄铜带的加工工艺,具备对原料表面清洗去除杂质和对高塑形黄铜带表面涂覆防腐涂料便于长期存放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高塑形黄铜带加工工艺不仅在选料时原料表面容易吸附有杂质,降低了高塑形黄铜带加工的质量,同时高塑形黄铜带在长期存放时,表面容易出现腐蚀,造成高塑形黄铜带出现腐蚀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H90子弹弹壳的高塑形黄铜带的加工工艺,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配料、清洗和烘干:按照质量百分比选择各成分原料,进行混合配料,得到混合原料,然后对混合原料进行喷水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清洗完成后对混合原料的表面进行烘干;
B、熔铸:将混合原料投入加热炉中,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浇筑成坯锭;
C、热轧和铣面:将坯锭预热至300摄氏度至450摄氏度,投入轧机初次轧制,得到热轧板材,对热轧板材进行铣面,得到铣面板材;
D、粗轧和一次退火:对铣面板材进行反复轧制,得到粗轧板材,对初轧板材进行一次退火,得到一次退火板材;
E、中轧和二次退火:对一次退火板材进行中轧处理,得到中轧板材,使用钟罩炉对中轧板材进行二次退火,得到二次退火板材;
F、精轧:对二次退火板材进行精轧,得到精轧板材;
G、表面处理和剪切:对精轧板材进行酸洗,去除氧化膜,然后进行清洗,得到处理板材,对板材两侧进行剪切,去除飞边毛刺,得到剪切铜带;
H、表面涂防腐涂料:对得到的铜带使用专用的喷涂防腐涂料,使铜带在后期存放时,能够存放较长的时间,防止铜带出现腐蚀损坏;
I、检验包装:对剪切铜带进行检测,合格后包装入库,即可完成黄铜带的生产制备。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C热轧和铣面中,轧辊规格为Φ550×700毫米,轧制厚度依次180-148-120-90-65-45-30-22-18-16毫米,公差为-0.4至0.1毫米,单面铣削厚度为0.4毫米至0.6毫米,铣面厚度为14.8±0.2毫米。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D粗轧和一次退火中,粗轧厚度依次为14.8-9.7-6.7-4.7-3.4-2.5毫米,公差±0.1毫米,退火温度为500摄氏度至550摄氏度,升温速率为150摄氏度每小时至170摄氏度每小时,保温时间为4小时至5小时,出炉温度为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五星铜业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五星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6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