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家具板材的可调节直径高效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5244.9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6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斌;韩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C3/02 | 分类号: | B27C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刘瑶云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家具 板材 调节 直径 高效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家具板材的可调节直径高效打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安装有承接板,且承接板与顶板相互贴合,并且顶板上放置有第一电动机,同时第一电动机与第一转动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且第一滑块与顶板相互贴合,并且顶板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该适用于家具板材的可调节直径高效打孔装置,通过第一定位板实现对板材的左右两端进行固定,而后通过贴合滚杆对板材进行上下固定,从而便于后续对板材进行打孔,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对打孔杆的位置进行改变,从而通过打孔杆的移动范围实现对板材进行不同直径的打孔,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家具板材的可调节直径高效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家具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家具的种类也在不断的改进以及完善,通过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用途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家具进行使用,由于家具是为了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和使用目的而设计与制作的,因此家具还具有材料和外观形式方面的因素。
但在对家具进行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常见的家具板材在进行打孔时,难以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夹持固定,且在夹持的过程中板材易发生移动,从而影响后续打孔的效果,并且难以实现对板材进行不同直径的孔洞进行打孔,即需要对打孔装置进行不断的更换,十分费时费力,影响生产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家具板材的可调节直径高效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难以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夹持固定,需要对打孔装置进行不断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家具板材的可调节直径高效打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安装有承接板,且承接板与顶板相互贴合,并且顶板上放置有第一电动机,同时第一电动机与第一转动轴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转动轴上,且第一滑块与顶板相互贴合,并且顶板上安装有第一转动轴,同时第一滑块下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放置有第二电动机,且第二电动机上安装有第二转动轴,并且第二转动轴与连接板相互连接,同时第二转动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连接,且从动轮上贴合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安装在连接板上,所述从动轮下端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且第二电动伸缩杆上安装有打孔杆,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顶板下端,且第二滑块与承接板相互贴合,并且顶板下端安装有移动板,同时移动板上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承接板相互贴合,且承接板上放置有第三电动机,并且第三电动机与第三转动轴相互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安装有带动轮,且带动轮与移动板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杆安装在承接板上,且第一调节螺杆与第一定位板相互连接,并且第一定位板上安装有第三滑块,同时第三滑块与支撑底座相互贴合,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在第一定位板上,且第一电动伸缩杆与阻挡板相互连接,并且阻挡板与第一定位板相互贴合,所述支撑底座上安装有第二定位板,且第二定位板上贴合有带动板,并且带动板上安装有贴合滚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通过顶板上开设的凹槽与顶板构成滑动连接,且第一滑块通过其上端开设的螺纹孔洞与第一转动轴连接,并且第一转动轴外表面设置有螺纹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为“T”字形,且第二滑块通过承接板上开设的凹槽与承接板构成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下端等距离设置有轮齿结构,且移动板通过其下端的轮齿结构与带动轮构成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螺杆通过第一定位板上安装的轴承与第一定位板构成转动机构,且第一调节螺杆通过承接板上开设的螺纹孔洞与承接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关于支撑底座的中心对称设置有2个,且第一定位板设置为表面光滑的“U”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5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