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桉木液化残渣制备吸附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64979.X | 申请日: | 202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2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飞;张晶晶;边静;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C02F1/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液化 残渣 制备 吸附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桉木液化残渣制备吸附材料的方法,涉及固体废弃物的加工利用。该方法以桉木液化过程中生成的固体残渣为原料,通过磷酸在一定温度(400~700℃)下活化,之后洗涤干燥制备得到吸附材料。吸附材料得率高于20%,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最高达201mg/g。该方法降低了废物处置成本,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增值利用,所用化学药品安全易得,制备得到的吸附材料安全,可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桉木液化残渣制备吸附材料的方法,属于废弃物资源加工利用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工业废水中的亚甲基,具有环境污染严重,不易自然降解的特点。去除水中亚甲基蓝的方法有吸附、膜分离、生物降解等,其中采用吸附材料吸附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生态环保的特点。煤、石油和木质纤维材料是用于制备活性炭吸附材料的主要原料。在植物资源利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固体废弃物,若将其加工利用制备吸附材料,将有利于废弃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解决废水污染问题。专利CN201811289277.5以废弃的杨木树枝为原料,用磷酸活化法制得活性炭,活性炭可作为吸附材料用于污染治理,有效利用了资源。有研究者将松树锯末采用氢氧化钠改性,所得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能力达60.6mg/g,高于未改性原料(29.9mg/g)(孙杰等,环境工程学报,2012,6(2):419-422)。据报道,采用微波加热,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处理废稻壳得到吸附材料,其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109.9mg/g(钟倩倩等,过程工程学报,2018,18(6):1210-1218)。桉木液化后的产物是多种分子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液化残渣具有一些活性基团,是制备吸附材料的良好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桉木液化残渣制备吸附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桉木液化残渣制备吸附材料的方法,步骤如下:
(1)活化将桉木液化残渣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磷酸(残渣质量与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10g/mL),搅拌后放入烘箱中干燥24h。接着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在特定温度(400~700℃)下反应1h。
(2)洗涤反应后样品取出并研磨,将研磨好的样品置于砂芯漏斗中洗涤,所得固体加入上述磷酸溶液3倍体积的1mol/L盐酸,在105℃油浴中反应20min,之后用70~80℃热水洗涤至中性,在烘箱100℃烘干后得到吸附材料。
本发明提出的制备吸附材料的方法,其优点在于:
(1)本发明以桉木液化后生成的固体残渣为原料,实现了桉木液化产生废物的高价值利用,降低了废物处置成本,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2)本发明方法使用的化学药品毒性小,所得吸附材料产品安全,可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3)本发明所得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最高达201mg/g,具有优异的吸附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利用桉木液化残渣制备吸附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活化将桉木液化残渣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磷酸(残渣质量与磷酸溶液体积比为1:10g/mL),搅拌后放入烘箱中干燥24h。接着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在特定温度(400~700℃)下反应1h。
(2)洗涤反应后样品取出并研磨,将研磨好的样品置于砂芯漏斗中洗涤,所得固体加入上述磷酸溶液3倍体积的1mol/L盐酸,在105℃油浴中反应20min,之后用70~80℃热水洗涤至中性,在烘箱100℃烘干后得到吸附材料。
下面介绍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49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