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环保的抛光阳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61929.6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7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付;陶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星树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9/18 | 分类号: | B01J39/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周卫 |
| 地址: | 2337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环保 抛光 树脂 生产 系统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的抛光阳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物料低消耗、生产周期短,低产废抛光阳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将含有金属离子的工业级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001×7加入到高效TOC清洗器内,加入2倍体积的15兆欧(电阻率)超纯水清洗1小时;滤去洗涤液,将清洗好的阳树脂装入转换柱内;通过高位槽滴加入转换柱呢,流速为2倍体积每小时;结束后用2倍体积的15兆欧(电阻率)超纯水清洗至中性,则为成品;H+型率≥99.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光树脂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抛光阳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抛光阳树脂生产,采用的是酸碱法制备抛光阳树脂,生产方法:
具体为:盐酸转型→超纯水清洗→盐酸转型→超纯水清洗→液碱转型→超纯水清洗,如此反复10-14次循环;直至TOC小于1PPb,转型率≥90%。
该方案不足之处在于:虽然此工艺可以生产出抛光阳树脂,但是不仅生产周期长达35个小时;并且产生的含盐、含酸、含碱废水量极大;每吨抛光阳树脂产生的废水高达30吨;该工艺通过酸碱转型膨胀的过程清洗出TOC,效率极低,耗费酸、碱、超纯水量较大;采用蒸汽清洗法去除色度效很低率低,耗水量大;效果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抛光阳树脂生产系统及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环保的抛光阳树脂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体积为D的H+型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经真空抽入到TOC高效清洗机内,并向TOC高效清洗机内加入体积为2D的15兆欧的超纯水进行清洗;
步骤二:TOC高效清洗机清洗完毕后,打开滤水阀门,将清洗液排尽,并向TOC高效清洗机内加入体积为2D的超纯水,开启TOC高效清洗机进行搅拌,得到中间体A,备用;
步骤三:打开氢氧型转型柱的真空阀门,通过真空将步骤二中得到的中间体A抽入氢氧型转型柱,并将体积为2D的质量分数1%-20%的盐酸通过盐酸高位槽滴加进氢氧型转型柱,使中间体A进行转型,得到中间体B;
步骤四:向氢氧型转型柱内注入体积为3D的15兆欧的超纯水对中间体B洗涤,洗涤完毕后,得到中间体C;
步骤五:打开氮气阀门,向氢氧型转型柱内通入无菌氮气,将中间体C中的水压滤干净,从而得到该抛光阳树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15兆欧的超纯水清洗时长为1小时,TOC残留量小于1PPb。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二所述高位槽内质量分数2%的盐酸滴入氢氧型转型柱的流速为2D/小时,时长为1小时。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四中所述中间体C经体积为3D的15兆欧的超纯水洗涤至中性。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所述中间体A转型是将中间体A中内部含有的金属离子转换成H+型的001×7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即中间体B,中间体B中H+型率≥99.7%;
金属离子包括K+、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星树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星树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619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