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9901.9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闫新豪;吴鹏;张弛;李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277/66 | 分类号: | C07D277/66;C07D263/57;C07F5/02;C09K11/06;G01N21/64;A61P29/00;A61P11/00;A61P1/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龚世妍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聚集 诱导 发光 功能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如通式I所示:
通式I中,X选取为S或O中的一种,当R1为H时,R2和R3分别独立的选取NO2或Br中的一种;
或当R1选取为中的一种,R2和R3分别独立的选取H、NO2或Br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当R1选取为中的一种,R2和R3为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以下步骤:将2-羟基-1-萘甲醛和式II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混合,氮气保护下加热回流,反应8-12小时,原料反应完全后得到式III席夫碱结构中间体;中间体与氧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1-6小时,得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式IV化合物的粗产物,将式IV化合物与N,N-二异丙基乙胺溶于二氯甲烷,氮气保护下,在冰浴条件下向溶液中缓慢滴加草酰氯,滴加完后移除冰浴,反应4-12小时,待原料反应完全后加入甲醇或乙醇淬灭反应,得到过氧化氢响应性化合物粗产物,用硅胶色谱柱分离提纯,即得到式V化合物;
式II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
式III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
式IV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
式V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中间体用乙醇或甲醇重结晶,过滤收集得到淡黄色固体直接用于下步氧化反应;式IV化合物的粗产物再用硅胶色谱柱分离提纯,即得到式IV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羟基-1-萘甲醛和式II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式IV化合物与溴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碳酸钾或碳酸铯溶于乙腈,回流反应8-12小时得到化合物粗产物,用硅胶色谱柱分离提纯,即得到式VI化合物;
式VI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式IV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冰浴条件下滴加30%硝酸,反应4-6小时得式VII化合物;
VII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
或将式IV化合物,溶于二氯甲烷,冰浴条件下滴加Br2,反应4-6小时得式VIII化合物;
VIII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
8.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功能的式I化合物在制备生物成像、疾病诊断的试剂和/或探针中的应用。
9.式V化合物或式VI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氧化应激损伤相关疾病的药物和/或成像探针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式V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式VI化合物结构式为:其中X=O或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99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