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两个听力设备相互耦合的方法以及听力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7094.7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5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U.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G10L17/00;G10L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个 听力 设备 相互 耦合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其中,第一听力设备(2)与第一用户(N)相关联,并且第二听力设备(16)与其它第二用户(O)相关联,其中,第一听力设备(2)作为耦合请求(K1)发出第一用户(N)的语音的第一声学ID(ID1),其中,第二听力设备(16)接收第一声学ID(ID1),并且将其与第二声学ID(ID2)进行比较,其中,如果第一声学ID(ID1)与第二声学ID(ID2)一致,那么第二听力设备(16)发出耦合接受(K2),从而将第一听力设备(2)与第二听力设备(16)耦合,以在这两个听力设备(2、16)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相应的听力设备(2、16)。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两个听力设备相互耦合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听力设备。
背景技术
听力设备通常与单个用户相关联,并且由用户佩戴在耳朵中或者上,用于接收来自环境的声音,并且经修改后又输出。为此,听力设备具有麦克风,麦克风接收声音并且产生电输入信号。将电输入信号馈送至听力设备的信号处理器,以进行修改。信号处理器作为结果输出电输出信号,然后,电输出信号通过听力设备的听筒又被转换为声音,并且输出至用户。
如果分别具有听力设备的多个用户在一个地点相聚,那么在某些情况下有意义的是,听力设备在网络中相互连接,以交换数据。例如在EP 1 643 801 A2和EP 3 101 919 A1中描述了共同连接在一个网络中的不同用户的听力设备。
为了进行数据交换,必须将听力设备相互耦合,从而形成网络,然后,听力设备可以在网络中相互交换数据。
发明内容
基于这种背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得能够以尽可能简单并且可靠的方式将听力设备在共同的网络中相互耦合。应当尽可能在没有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将多个听力设备相互耦合,即尽可能自动地并且在不需要用户干预的情况下将多个听力设备相互耦合。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方法以及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听力设备来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扩展方案和变形方案是下面的描述的主题。在此,与方法相关联的描述同样也适用于听力设备,反之亦然。如果下面描述方法步骤,那么特别是通过听力设备被构造为执行这些方法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而得到听力设备的有利的设计方案。
所述方法特别是用于将多个听力设备在共同的网络中相互耦合。一般来说,第一听力设备与第一用户相关联,并且第二听力设备与另外的第二用户相关联。在所述方法中,第一听力设备作为耦合请求,发出第一用户的语音(或者声音)的第一声学ID。第二听力设备接收第一声学ID,并且将其与第二声学ID进行比较。然后,如果第一声学ID与第二声学ID一致,那么第二听力设备发出耦合接受,从而将第一听力设备与第二听力设备耦合,以便在这两个听力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相对于相应的听力设备,将属于该听力设备的用户的声学ID也称为“自己的声学ID”。与此相对,相对于相应的听力设备,将属于另一个听力设备的用户的声学ID也称为“外来的声学ID”。因此,上面提到的第一声学ID对于第一听力设备来说是自己的声学ID,然而对于第二听力设备来说是外来的声学ID。根据关于上面提到的第二声学ID的用户是否相同,该声学ID对于第一听力设备来说是外来的声学ID或者自己的声学ID。但是对于第二听力设备来说,第二声学ID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外来的声学ID。
在此,为了说明所述方法,在第一听力设备和第二听力设备之间进行区分。然而,第一听力设备和第二听力设备在所述方法中的作用原则上是可互换的。这两个听力设备也不强制性地必须不同或者相同。因此,关于第一听力设备的描述同样适用于、但是不强制性地也适用于第二听力设备,反之亦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7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