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流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56893.2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2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孙连会;赵增权;张勇;黄树;田军;李爱忠;王铁峰;董保山;张艳辉;郝国治;王东;马彦涛;李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乔冠男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流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流规,属于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当该控流规随通井规下放时,通井规内的液体一部分进入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的通道内,一部分进入控流规的下筒体内,下筒体内的液体通过控径板上设置的第一通孔进入中筒体,液体通过中筒体进入上筒体的第一通道,液体通过第一通道进入井油管,由于该控径板的最大过流面积小于该井油管的内腔容积,从而可以保证进入井油管内的液体的总体积小于该井油管的内腔容积,则可以避免井油管内的液体从井油管喷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流规。
背景技术
在井下作业现场起下井油管时,井控是至关重要的,按要求油套环空、油管溢流是需要立即井控的,一般需要工4个技术人员在3分钟内完成抢下防喷总成,工作量较大,且质量要求较高。
通井是井下作业中的常见工序,即在管柱下端接一个小于套管内径但大于油管外径的圆型通井规,用于检测套管内径、核实人工井底深度等。通井规内腔直径大于油管内腔直径,下放时会有大量包括泥浆等在内的工作液从油管喷出,速度越快越明显。
工作液从油管喷出会造成落地污染,工作液喷出没有遮挡,损害井口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工作液落地后,还会造成地面湿滑,形成人员摔跌的安全隐患,从而亟需一种防止工作液从油管喷出的控流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流规,能够防止工作液从油管喷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流规,所述控流规包括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所述中筒体以及所述下筒体均用于为液体提供流动通道;
所述上筒体内设置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
所述第一通道的上端与井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井油管的内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的下端与所述中筒体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中筒体的内腔连通;
所述中筒体的下端与所述下筒体的上端连接,所述下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控径板,所述控径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中筒体的内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通孔与所述下筒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控径板的最大过流面积小于所述井油管的内腔容积;
所述第二通道的外表面套接在通井规内,所述中筒体和下筒体均位于所述通井规内,且所述中筒体的外表面、所述下筒体的外表面与所述通井规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均用于为液体提供流动通道,以和所述下筒体实现分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筒体包括三纹接头以及控流器,所述三纹接头内设置有上下连通的第一容纳腔以及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一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控流器内设置有上下连通的第二容纳腔;
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端与所述井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井油管的内腔连通;
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下端与所述控流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所述控流器的下端与所述中筒体的上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腔上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井油管下端的外表面上的第一外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容纳腔下端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与所述控流器的上端连接;
所述第二通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与所述通井规上端的内表面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筒体还包括封堵棒,所述封堵棒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6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高端挖掘机耐高温型活塞杆密封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海鲜调味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