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创智能诊断周围神经检测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6114.9 | 申请日: | 2020-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7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昊;张应;黄宝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远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诊断 周围神经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创智能诊断周围神经检测仪,箱体外侧壁上设有电极接口、网络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箱体内设有安装腔,箱体内底部设有若干个主机,箱体内设有将主机分割的隔热板,所隔热板内设有隔热填充料,模拟模块用于根据患者体型身高模拟患者人体结构,体模标记模块记录患者刺激和记录位置,自动测量患者刺激记录位置距离,并在数据库中建立患者诊断数据库。本发明的检测仪提高了工作效率,减低手动测量误差,减少主观人为诊断因素影响,对患者诊断结果做出准确诊断,提高结果重复一致性,另外,隔热板的设置可以保证主机工作时相互之间不干扰,保证了主机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无创智能诊断周围神经检测仪。
背景技术
周围神经检测主要以有创针刺为主,同时辅以体表周围神经检测,同时需要手动测量刺激和记录位置点,手动输入计算机软件中,根据最终计算检测结果,需要医生做出最终诊断,诊断结果需要经验丰富医生根据经验数据进行判断,各医疗机构参考诊断标准不尽一致,各个厂商诊断标准也不尽一致。
周围神经检测仪有创针刺对患者有创伤,手动测量神经刺激和记录位置有主观影响误差,输出诊断结果专业性要求较高,诊断标准不一致,容易对患者诊断作出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智能诊断周围神经检测仪,减小了医护工作者的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减低手动测量误差,减少主观人为诊断因素影响,对患者诊断结果做出准确诊断,提高结果重复一致性,且内部设置隔热机构保证主机工作时相互不干扰,提高了检测仪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创智能诊断周围神经检测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设有若干个散热孔,所述箱体外侧壁上设有电极接口、网络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所述箱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箱体内底部设有若干个主机,所述箱体内设有将主机分割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内设有隔热填充料,所述无创智能诊断周围神经检测仪还包括模拟模块、体模标记模块、数据库以及分析模块,所述模拟模块用于根据患者体型身高模拟患者人体结构,体模标记模块记录患者刺激和记录位置,自动测量患者刺激记录位置距离,并在数据库中建立患者诊断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数据库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区间的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壁以及隔热板靠近主机一侧均设有第二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壁以及隔热板靠近主机一侧均设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靠近第二限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活塞轴,所述第二活塞轴靠近限位板的一侧设有第四活塞,所述第四活塞固定在第二限位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活塞和第四活塞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第二活塞轴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主机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板。
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内壁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与安装座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旋转板靠近主机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靠近主机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滑板。
优选地,所述旋转板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活塞轴,所述第一活塞轴靠近第一限位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固定在第一限位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活塞轴的外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远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远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6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