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防拉断且使用寿命高的捻线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5318.0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言国 |
| 主分类号: | D01H1/24 | 分类号: | D01H1/24;D01H13/16;D01H1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拉断 使用寿命 捻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化防拉断且使用寿命高的捻线装置,包括第一运动室,所述第一运动室的上侧连接有第二运动室,第二运动室的内侧开设有穿线孔,穿线孔的内侧设置有纱线,纱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运动杆,第一滑动杆的外侧连接有第五运动室,第一滑动杆的下侧连接异形块,异形块的下侧设置有拨块,拨块的后侧连接有第一转动盘,第一转动盘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该智能化防拉断且使用寿命高的捻线装置,通过拉力作用使得纱线推动第一运动杆向下运动,带动第二连接杆快速向下运动。使得拨块与棘轮槽相分离,第一运动室停止转动,从而停止捻线,这一结构达到了智能化防拉断和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防拉断且使用寿命高的捻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纱线进行捻线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其紧密性,从而满足后续的加工和使用要求,因此用于纺织捻线的机械化装置相应而生。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捻线装置通常通过设置有转动环,将纱线穿过转动环上的穿线孔,从而进行捻线,但是主要存在于捻线过程中没有防止纱线被拉断的装置,使得纱线容易卡住而被拉断,或者可以设置有防拉断的装置,使得在纱线在卡住时装置立刻停止转动,但是驱动轴磨损较快,使得其使用寿命降低。以上情形会导致工作效率低、纱线易拉断、驱动轴磨损较快和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防拉断且使用寿命高的捻线装置,具备智能化防拉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易驱动轴磨损和使用寿命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捻线装置工作效率低、纱线易拉断、驱动轴磨损较快和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智能化防拉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易驱动轴磨损和使用寿命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防拉断且使用寿命高的捻线装置,包括第一运动室,所述第一运动室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室,第二运动室的内侧开设有穿线孔,穿线孔的内侧设置有纱线,纱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运动杆,第一运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管,第一气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第二气囊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运动室,第一运动杆的外侧且在第一气囊的下侧滑动连接有第一运动筒,第一运动杆的外侧且在第一运动杆的下侧设置有限制块,限制块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四运动室,第一运动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右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运动杆,第二运动杆的上侧滑动连接有第一轨道块,第一轨道块的前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第一转动块的右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五运动室,第一滑动杆的下侧固定连接异形块,异形块的下侧设置有拨块,拨块的后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盘,第一转动盘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运动室的内侧开设有与拨块相对应的棘轮槽,通关设置有相对应的棘轮槽,使得拨块在逆时针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运动室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达到纱线捻线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拨块与第一转动盘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通过拨块与第一转动盘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使得拨块可以自动复位。
优选的,所述第一运动室上开设有与异形块相对应的开槽,通过设置有相对应的开槽,使得异形块可以在其开槽内滑动,从而达到异形块与第一运动室的内侧的棘轮槽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运动杆上开设有与第一转动块相对应的凹槽,通过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使得第二运动杆相外侧运动的同时,可以推动第一转动块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运动杆、第二气囊、限制块和第二运动杆均设置有弹簧,通过以上机构均设置有弹簧,使得整体结构得以正常运转。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言国,未经孙言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5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