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装置、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4557.4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华思洋;娄越雅;虢俊龙;杨东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蛙鸣华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厉洋洋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气溶胶 粒径 分级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装置,包括气室将散射光传导至散射光脉冲采集单元,光路处理单元收集探测光照射生物气溶胶的粒子得到的荧光,并将荧光传导至荧光脉冲采集单元;散射光脉冲采集单元将散射光转换为散射光脉冲信号,并将散射光脉冲信号传输至数字处理单元;荧光脉冲采集单元将荧光转换为荧光脉冲信号,并将荧光脉冲信号传输至数字处理单元;数字处理单元根据散射光脉冲信号和荧光脉冲信号,得到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信息。本发明实现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生物气溶胶的粒子的粒径进行评估,对生物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分级,更有利于对生物粒子的种类、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卫生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装置、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公共卫生领域,要实现对空气中生物气溶胶的实时在线监测,通常采用紫外光激发荧光法,通过紫外或近紫外波段的光源对采样气体进行照射,如果有生物粒子存在则会激发荧光,通过检测荧光信息对生物气溶胶的含量、粒径大小等特性进行分析。但是,现有设备所激发的荧光信号强度理论上只与不同生物粒子的发光基团有关系,不同生物粒子种类,发光基团不同,所激发的荧光强度也不同,很难通过荧光强度来判断生物粒子的大小。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分辨生物气溶胶粒子粒径大小的装置,以实现对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从而实现对生物气溶胶的种类、特性实现进一步的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装置、装置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光源、气室、光路处理单元、散射光脉冲采集单元、荧光脉冲采集单元和数字处理单元;
所述光源,用于发出特定波长的探测光,并照射进所述气室和所述光路处理单元;
所述气室,用于收集所述探测光照射生物气溶胶的粒子得到的散射光,并将所述散射光传导至所述散射光脉冲采集单元;
所述光路处理单元,用于收集所述探测光照射所述生物气溶胶的粒子得到的荧光,并将所述荧光传导至所述荧光脉冲采集单元;
所述散射光脉冲采集单元,用于将所述散射光转换为散射光脉冲信号,并将所述散射光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数字处理单元;
所述荧光脉冲采集单元,用于将所述荧光转换为荧光脉冲信号,并将所述荧光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数字处理单元;
所述数字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散射光脉冲信号和所述荧光脉冲信号,得到所述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信息。
本方法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装置包括光源、气室、光路处理单元、散射光脉冲采集单元、荧光脉冲采集单元和数字处理单元;光源发出特定波长的探测光,并照射进气室和光路处理单元;气室收集探测光照射生物气溶胶的粒子得到的散射光,并将散射光传导至散射光脉冲采集单元,光路处理单元,用于收集探测光照射生物气溶胶的粒子得到的荧光,并将荧光传导至荧光脉冲采集单元;散射光脉冲采集单元,用于将散射光转换为散射光脉冲信号,并将散射光脉冲信号传输至数字处理单元;荧光脉冲采集单元,用于将荧光转换为荧光脉冲信号,并将荧光脉冲信号传输至数字处理单元;数字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散射光脉冲信号和荧光脉冲信号,得到生物气溶胶的粒径分级信息。本发明基于微积分原理,实现了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生物气溶胶的粒子的粒径进行评估,且根据硬件性能和用户需求,灵活调节时间片划分和积分时间,实现了对生物气溶胶粒子的粒径分级,更有利于对生物粒子的种类、特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且本装置兼容多种类型、不同成本的处理器,不但适用于成本较高、处理速度快的并行处理器,也适用于顺序执行的普通单片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蛙鸣华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蛙鸣华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45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