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舵机的耐久性试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52452.5 | 申请日: | 2020-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8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洪嘉;邹小玲;鲁文;李虎林;洪俊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M17/007;G01M99/00;G01K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赵莹子 |
| 地址: | 333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舵机 耐久性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舵机的耐久性试验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加载砝码N kg,启动舵机控制板,启动电源,待试验舵机开始工作,圆盘摇臂1s转90°,每隔半小时用测温枪进行一次测温,测一次电流和电压,并记录试验数据;(2)当进行了1.5h之后,断开舵机控制板,断开电源;(3)重新加载砝码2.2N kg,重复上述步骤(1);进行1.5h;(4)重新加载砝码3.5N kg,重复上述步骤(1);进行1.5h;(5)重新加载砝码4.7N kg,重复上述步骤(1);进行1.5h。其使用圆盘摇臂,使得无论舵机的转动角度多大,力臂长度不变,受力也不会变。设计一块舵机控制板,设定的参数是1s转90°,模拟飞机上需要的最大角度,保证匀速运动且不需要手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舵机的耐久性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舵机的耐久性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耐久性试验,是为了测定产品在规定使用和维修条件下的使用寿命、预测或验证结构的薄弱环节和危险部位而进行的试验。耐久性试验更注重考核零部件寿命,试验工况则通过分析零部件实际使用情况,以达到加速老化为目的而确定的。耐久性试验的试验时间一般都长于可靠性试验,通过耐久性试验,找出产品设计制造中哪些零件可靠性方面存在问题,以便进行改进设计或提高工艺水平,同时通过测量主要零部件的磨损量变化,可计算出新产品的使用寿命。
验证某舵机(飞机舵机)在规定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对功能性、协调性和耐久性进行考核,为安全寿命的确定提供参考。在耐久性摸底试验期间,根据响应速度、角度范围、正常工作的扭矩、工作环境内的温升,进行有关测量和检查来验证其符合性。
每工作一段时间,需用测温枪对舵机的壳体进行一次测温,如果温度过高,需停止试验,进行降温,然后再继续试验,有点耽误效率,没法模拟在空中的温度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舵机的耐久性试验方法,其使用圆盘摇臂,使得无论舵机的转动角度多大,力臂长度不变,受力也不会变。设计一块舵机控制板,设定的参数是1s转90°,模拟飞机上需要的最大角度,保证匀速运动且不需要手动控制。在地面上进行耐久性试验,模拟实际工况,确保装机后的安全性。成本低,试验方法简单,易上手操作,不用人时时刻刻盯着,节省人力物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舵机的耐久性试验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大功率直流稳压电源、舵机试验架及砝码、待试验舵机、测温枪、摄像设备、圆盘摇臂、舵机控制板,将待试验舵机、圆盘摇臂安装于舵机试验架上,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当力矩为额定力矩T的25%时,加载砝码N kg,启动舵机控制板,启动电源,待试验舵机开始工作,圆盘摇臂1s转90°,每隔半小时用测温枪进行一次测温,测一次电流和电压,并记录试验数据;
(2)当进行了1.5h之后,断开舵机控制板,断开电源;
(3)当力矩为额定力矩T的50%时,重新加载砝码2.2N kg,重复上述步骤(1);当进行了1.5h之后,断开舵机控制板,断开电源;
(4)当力矩为额定力矩T的75%时,重新加载砝码3.5N kg,重复上述步骤(1);当进行了1.5h之后,断开舵机控制板,断开电源;
(5)当力矩为额定力矩T的100%时,重新加载砝码4.7N kg,重复上述步骤(1);当进行了1.5h之后,断开舵机控制板,断开电源;
(6)累计进行6h试验为一循环;一循环结束后,休息3个小时,重复进行17次循环试验,即可完成100h的耐久性试验。
进一步地,其中步骤(1)中,每隔0.5h读取和记录一次所有负载值,测温枪温度,电流、电压读数;同时目视检查整个装置有无过度振动、螺栓松动现象,将发现的情况记录在可靠性程序故障报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直升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