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密隔磁套管的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2346.7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3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敏;徐朱莉;谢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联谊特种不锈钢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K31/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5 | 代理人: | 孙丽 |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套管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密隔磁套管的生产工艺,选用SUS316L材料,经过多道次游动芯棒减壁、定径的冷拔工艺,最后一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9%~25%之间来保证隔磁套管的内外径尺寸公差。本发明解决了隔磁套管与铁芯严格的尺寸配合问题及粗糙度问题,通过游动芯棒及聚晶模的严格选用,多道次定径减壁,来控制产品尺寸的一致性,该工艺的尺寸控制较为稳定,生产效率也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用隔磁套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密隔磁套管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所需求的隔磁套管一直都是由日本进口的,是使用非导磁材料(SUS316L)加工的,与电磁阀中铁芯配合的零件。有着极其严格配合尺寸要求,性能要求,粗糙度要求。用冷轧工艺将不能满足这么严格的公差带要求,因使用长度较长,机加工也不能满足其尺寸要求,同时粗糙度要求也不能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解决了隔磁套管与铁芯严格的尺寸配合问题及粗糙度问题的高精密隔磁套管的生产工艺。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密隔磁套管的生产工艺,选用SUS316L材料,经过多道次游动芯棒减壁、定径的冷拔工艺,最后一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9%~25%之间来保证隔磁套管的内外径尺寸公差。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步骤为:
(1)对管坯外径、壁厚、表面质量、化学成分进行抽样检验检查;
(2)对管坯端头进行切割修磨处理;
(3)通过冷轧对管坯进行减径减壁;
(4)用酸洗去除表面的轧制油;
(5)用连续式纯氢保护热处理炉对冷作硬化后的管坯进行固溶处理,获得光亮的管坯;
(6)热处理后弯曲的管材进行矫直,切割头尾;
(7)重复一次(3)~(6),
(8)对管坯进行表面抛光;
(9)采用表面镀钛游动芯棒减壁;
(10)用强力清洗剂去除表面的润滑油。
(11)用连续式纯氢保护热处理炉对冷作硬化后的管坯进行固溶处理;
(12)固溶处理后弯曲的管材进行矫直,切割头尾;
(13)重复一次(8)~(12),
(14)选用中间公差的表面镀钛游动芯棒及聚晶模,芯棒角度11°±1°,聚晶模角度14°±1°,对管材进行最终的定径、减壁,通过最后一道次变形量的控制,确保内外径公差带0.025mm,以及内外表面粗糙度Rzmax≤6.3μm,抗拉强度≥628Mpa,延伸≥24%。
上述技术方案对通过最后一道次变形量的控制的管材采用铁棍矫直机进行最终矫直,矫直辊角度25°~26°,辊子与管材的接触部分间隙为0.05~0.1mm。
上述技术方案对最终矫直的管材用强力清洗剂进行清洗,逐支内孔高压枪打海绵,再用清水浸泡;进行成品尺寸检验、粗糙度检测、内外表面检验后包装入库。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US316L材料的成分满足C:≤0.03、Si:≤0.8、Mn:≤1.50、P:≤0.030、S:≤0.005、Cr:16.00~17.00、Mo:2.00~3.00、Ni:12.00~13.00。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8)中的表面抛光采用180#、240#、240#、320#、320#、400#、400#、600#的砂轮抛光,去除因去氧化皮后残留下的麻点、凹坑、色差的表面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联谊特种不锈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联谊特种不锈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