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272.7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5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乔金剑;朱佳佳;程新洲;刘亮;吕非彼;马昱;盛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2;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估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提高评估5G网络的覆盖能力的准确性,包括:确定预设小区的覆盖范围,并将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栅格;从多个栅格中确定多个目标候选栅格,目标候选栅格满足预设条件:目标候选栅格的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阈值,或者目标候选栅格的第二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信号质量归属于不同的网络制式;从多个目标候选栅格中确定多个目标栅格,每个目标栅格对应一个栅格类型,每个栅格类型中任意两个栅格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每个栅格类型中目标栅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根据多个栅格的数量以及多个目标栅格的数量,评估预设小区的覆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网络的发展,为了实现5G网络的快速部署,运营商通常采用NSA组网模式,在无线侧需要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网络与5G网络协同配合,即用户终端需要与LTE网络及5G网络建立双连接,才能为用户提供5G业务。
在上述NSA组网模式下,运营商为了评估5G网络覆盖情况,通常根据5G网络自身的覆盖的能力,例如通过路测拉网评估5G网络的覆盖,当并未考虑4G网络的覆盖能力对5G网络的覆盖能力的影响,导致评估5G网络的覆盖情况的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评估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评估5G网络的覆盖能力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预设小区的覆盖范围,并将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栅格;从多个栅格中确定多个目标候选栅格,目标候选栅格满足预设条件:目标候选栅格的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阈值,或者目标候选栅格的第二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信号质量归属于不同的网络制式;从多个目标候选栅格中确定多个目标栅格,每个目标栅格对应一个栅格类型,每个栅格类型中任意两个栅格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每个栅格类型中目标栅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根据多个栅格的数量以及多个目标栅格的数量,评估预设小区的覆盖能力。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评估装置,该评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处理单元以及评估单元;确定单元,用于确定预设小区的覆盖范围;处理单元,用于将确定单元确定到的覆盖范围划分为多个栅格;确定单元,还用于从处理单元处理得到的多个栅格中确定多个目标候选栅格,目标候选栅格满足预设条件:目标候选栅格的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第一阈值,或者目标候选栅格的第二信号质量小于第二阈值;第一信号质量与第二信号质量归属于不同的网络制式;确定单元,还用于从多个目标候选栅格中确定多个目标栅格,每个目标栅格对应一个栅格类型,每个栅格类型中任意两个栅格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每个栅格类型中目标栅格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评估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栅格的数量以及多个目标栅格的数量,评估预设小区的覆盖能力。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评估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评估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评估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的评估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评估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提高评估5G网络覆盖能力的准确性。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特征,能够将预设小区的覆盖区域内位置相对离散的栅格去除,以位置相对集中的栅格的第一网络制式的信号质量以及第二网络制式的信号质量,对预设小区的5G网络覆盖能力进行评估,能够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2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