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凝胶载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2006.4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军;景泽昊;王杰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1/704;A61P35/00;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可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凝胶载药系统,包括酸响应水凝胶和加载到该酸响应水凝胶中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载有所述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的酸响应水凝胶被植入肿瘤切除部位;酸性的肿瘤微环境能够使复发的肿瘤触发所述的酸响应水凝胶的降解和所述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的释放,释放的药物一方面进入血液循环经肾脏代谢后使尿液变色,另一方面在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能够同时起到肿瘤原位复发预警和治疗的作用。该水凝胶载药系统无需术后长期复查,避免加重经济负担和占用医疗资源;可在肿瘤原位复发的第一时间通过尿液的变色给出预警,无滞后效应,并且简单实用,有利于患者的自我诊断;可同时实现肿瘤原位复发的预警和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凝胶载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切除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肿瘤切除术后的原位复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及时发现和杀伤原位复发的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现有的肿瘤原位复发预警方式包括:术后X线、CT和MRI的复查以及血液中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筛查。
现有的肿瘤原位复发预警机制依赖于影像学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复查,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需要患者反复就医,占用医疗资源,最重要的是两次检查之间往往间隔数月之久,两次检查期间复发的肿瘤往往无法被第一时间发现,更无法及时对肿瘤原位复发采取治疗措施。因此,开发一种可以在肿瘤原位复发的第一时间就对患者进行提示并同时对肿瘤进行治疗的系统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肿瘤原位复发预警及治疗的水凝胶载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肿瘤局部复发依赖于影像学和血液肿瘤标志物的复查,无法实现对肿瘤原位复发方便、廉价、快捷的自我诊断以及无法在肿瘤原位复发第一时间给予治疗干预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水凝胶载药系统,包括酸响应水凝胶和加载到该酸响应水凝胶中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载有所述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的酸响应水凝胶被植入肿瘤切除部位;酸性的肿瘤微环境能够使复发的肿瘤触发所述的酸响应水凝胶的降解和所述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的释放,释放的药物一方面进入血液循环经肾脏代谢后使尿液变色,另一方面在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能够同时起到肿瘤原位复发预警和治疗的作用。
所述的加载是将所述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与所述的酸响应水凝胶混合。
优选地,所述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为一种化疗药或多种药物的组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为阿霉素(多柔比星)。
所述的阿霉素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经肾脏代谢后使尿液变为红色。
优选地,所述的能够使尿液变色的药物为盐酸阿霉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水凝胶载药系统包括酸响应水凝胶和加载到该酸响应水凝胶中的色素;载有所述的色素的酸响应水凝胶被植入肿瘤切除部位;酸性的肿瘤微环境能够使复发的肿瘤触发所述的酸响应水凝胶的降解和所述色素的释放,释放的色素进入血液循环经肾脏代谢后使尿液变色,起到肿瘤原位复发预警的作用。
所述的加载是将所述的色素与所述的酸响应水凝胶混合。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水凝胶载药系统包括酸响应水凝胶和加载到该酸响应水凝胶中的化疗药和色素的药物组合;载有所述的化疗药和色素的药物组合的酸响应水凝胶被植入肿瘤切除部位;酸性的肿瘤微环境能够使复发的肿瘤触发所述的酸响应水凝胶的降解和所述化疗药和色素的药物组合的释放,释放的化疗药在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起到肿瘤原位复发治疗的作用;释放的色素进入血液循环经肾脏代谢后使尿液变色,起到肿瘤原位复发预警的作用。
所述的加载是将所述的化疗药和色素的药物组合与所述的酸响应水凝胶混合。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2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终端历史库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自动化运输打包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