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巩膜葡萄肿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51956.5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陆遥;肖真;马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可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巩膜 葡萄 支架 | ||
1.后巩膜葡萄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弧形臂(1)、至少一个固定区(2)、至少一个可调顶压结构(3),一个所述弧形臂(1)对应一个所述固定区(2)、一个所述可调顶压结构(3),且所述弧形臂(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区(2)、所述可调顶压结构(3);所述固定区(2)与所述弧形臂(1)固定连接,所述可调顶压结构(3)与所述弧形臂(1)活动连接;
所述弧形臂(1)由若干个具有中空部(11)的弧形本体(12)、以及若干个连接部(13)构成,且若干个所述弧形本体(12)通过所述连接部(13)串联,并使构成的所述弧形臂(1)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连接部(13)分别与所述固定区(2)、所述可调顶压结构(3)连接;
所述弧形臂(1)的曲度适于眼球形态,用于伸入眼球后;
所述固定区(2)用于缝合固定于患者眼球的巩膜壁上;
所述可调顶压结构(3)用于顶压在视网膜黄斑区所对应的巩膜外壁;
所述可调顶压结构(3)由一螺母(31)、一旋转螺丝(32)、至少一根导丝(33)组成,所述螺母(31)与所述连接部(1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螺丝(32)与所述螺母(31)螺纹连接,所述导丝(33)绕所述旋转螺丝(32)缠绕数圈后穿入所述弧形臂(1)内并延伸至所述固定区(2),且使得从所述固定区(2)穿出两个导丝端(331),通过拉动不同的所述导丝端(331)使得所述旋转螺丝(32)左、右旋转后进行升高、降低;
或所述可调顶压结构(3)由一与所述连接部(13)固定连接的底压块(34)、一顶压垫(35)、一开设楔形凹槽(36)的楔形滑块(37)、至少一根导丝(33)以及一凸块(38)组成,所述底压块(34)位于所述凸块(38)的下部、并与其一体成形,所述顶压垫(35)位于所述凸块(38)的上部、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楔形滑块(37)在所述底压块(34)与所述顶压垫(35)之间,且所述楔形凹槽(36)与所述凸块(38)适配,使得所述楔形滑块(37)与所述凸块(38)滑动连接;所述导丝(33)从所述楔形滑块(37)内穿出后经过所述弧形臂(1)、并从所述固定区(2)穿出两个导丝端(331),通过同时拉动两根所述导丝端(331)使得所述楔形滑块(37)与所述凸块(38)之间相对滑动,以顶起或下放所述顶压垫(35);
或所述可调顶压结构(3)由一与所述连接部(13)固定连接的底压块(34)、一可膨胀的环形球囊(39)、一顶压垫(35)构成;所述环形球囊(39)的上端面、下端面分别固定于所述顶压垫(35)的底面上、所述底压块(34)的顶面,且所述环形球囊(39)的环形侧面上连接有一导管(391),使得气体或液体经所述导管(391)注入后进入所述环形球囊(39),以升高所述顶压垫(3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巩膜葡萄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区(2)为一字型、T形、Y形、F形、X形、十字形、米字形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巩膜葡萄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螺丝(32)与所述螺母(3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眼球壁的压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巩膜葡萄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38)与所述楔形滑块(37)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眼球壁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19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