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触电标识牌安全操作杆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1172.2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国;罗辉;荣龙;李胜;黄庆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J1/00 | 分类号: | B25J1/00;B25J15/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彪 |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电 标识 安全 操作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触电标识牌安全操作杆,包括:绝缘杆,所述绝缘杆设有上下端贯通的直孔;第一夹头,所述第一夹头下端固定连接在绝缘杆一端,第一夹头的第一侧面位于直孔的侧部,第一侧面与直孔长度方向平行;第二夹头,所述第二夹头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夹头侧部,第二夹头位于第一侧面靠近直孔的一侧并位于直孔正上方,第二夹头的第二侧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共同相交与转轴中轴线,转轴与直孔长度方向平行,转轴与第一侧面平行;推杆,所述推杆直径小于直孔直径,推杆长度大于直孔长度,推杆活动插接在直孔内。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在操作端操作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开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牌操作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触电标识牌安全操作杆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供电所的日常运维工作中,经常需要将一些标识牌挂接在高压电线或高压电气设备上,现有的操作杆为一根绝缘杆,运维人员为了方便操作,时常在绝缘杆端部固定连接一根夹子,使用架子将标识牌夹住然后再进行挂接操作,但是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如果夹子夹持力度太大,很难将夹子从标识牌上分开,人用力拽绝缘杆时,很容易拽坏标示牌;如果夹子夹持力度过小,虽然很容易将标识牌从夹子上分开,但是由于夹持力度过小,标识牌很容易从夹子上掉落,砸到运维人员,综上现有技术存在不能在操作端控制夹子开合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触电标识牌安全操作杆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触电标识牌安全操作杆,包括:
绝缘杆,所述绝缘杆设有上下端贯通的直孔;
第一夹头,所述第一夹头下端固定连接在绝缘杆一端,第一夹头的第一侧面位于直孔的侧部,第一侧面与直孔长度方向平行;
第二夹头,所述第二夹头下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夹头侧部,第二夹头位于第一侧面靠近直孔的一侧并位于直孔正上方,第二夹头的第二侧面所在的平面与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共同相交与转轴中轴线,转轴与直孔长度方向平行,转轴与第一侧面平行;
推杆,所述推杆直径小于直孔直径,推杆活动插接在直孔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头下表面,连接板与第一侧面垂直,转轴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上;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下端与连接板组成L形;
插接杆,所述插接杆为多边形杆体,插接杆上端固定连接底座,插接杆与转轴垂直,插接杆与第一侧面平行;
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位于连接板侧部的底座上,第一穿孔贯通底座上表面和插接杆下端面,第一穿孔与插接杆同轴;
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与插接杆相匹配的多边形孔,连接孔固定连接在直孔端部,连接孔与直孔同轴,插接杆插接在连接孔内;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二夹头下端,连接件位于第二侧面一侧,连接件与第二夹头组成L形,连接件上开有与第二侧面平行的转孔,连接件通过转孔转动连接在转轴上,连接件位于第一穿孔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为螺孔,推杆外表面设有螺纹,推杆上的螺纹与第一穿孔上螺纹相匹,推杆螺纹连接在第一穿孔上;所述第一穿孔正上方固定连接有绝缘橡胶片,绝缘橡胶片将第一穿孔封闭。
进一步地,还包括:
多边形棱柱,所述多边形棱柱固定连接在推杆远离第一穿孔的一端,多边形棱柱中轴线与推杆同轴,多边形棱柱长度大于绝缘杆靠近第一夹头的一端到转轴的距离;
手柄,所述手柄一端设有与多边形棱柱相匹配的多边形插孔,多边形插孔深度大于多边形棱柱长度,多边形棱柱活动插接在多边形插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通过转动连接机构转动连接在绝缘杆远离第一穿孔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1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