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51062.6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刚;苏毅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雷恩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2/00 | 分类号: | G01F2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9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加液量 快速 检测 工装 | ||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包括检测池,所述检测池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检测池的外顶壁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滑杆的外圆周壁活动连接有滑盘,所述顶板的外顶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顶板的外顶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滑杆远离检测池的一端穿过通槽延伸至检测池的上方,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入液管和入液口的设置,可将蓄电池内部的铅酸电解液导入检测池内,另一方面通过出液管和出液口的设置,可将测量完毕的铅酸电解液回送到蓄电池内,即可进行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的循环回收作业,解决了残留导致检测工装的测量数值与实际数值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现有的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由于缺乏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循环回收设备,导致每次进行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作时,都会残留电解液,从而使得测量数值与实际数值产生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以解决现有的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由于缺乏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循环回收设备,导致检测工装的测量数值与实际数值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包括检测池,所述检测池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检测池的外顶壁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滑杆的外圆周壁活动连接有滑盘,所述顶板的外顶壁开设有通槽,所述顶板的外顶壁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滑杆远离检测池的一端穿过通槽延伸至检测池的上方,所述滑杆穿过通槽的一端设置有刻度。
优选的,所述检测池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入液口,所述入液口远离检测池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入液管,所述入液管远离入液口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一软管。
优选的,所述检测池与入液口连接面的邻面固定安装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远离检测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出液口的一端活动安装有第二软管。
优选的,所述检测池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铰杆,所述入液管和出液管的外圆周壁均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圆周壁固定安装有铰链,所述铰杆远离检测池的一端与铰链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池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所述检测池与第一泵机连接面的邻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所述第一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与入液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与出液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外圆周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盘的内圆周壁固定安装有滑键,所述滑键与滑槽相匹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滑杆、滑盘和刻度的设置,可利用滑杆与滑盘的活动连接,滑盘停留在刻度的位置,即可进行铅酸蓄电池加液量检测的作业,同时,通过滑槽和滑键的设置,可稳定滑盘的运动状态,使滑盘能够更为快速和稳定的随铅酸蓄电池电解液上升,从而更为快速的获得测量数据。
(2)本发明一方面通过入液管和入液口的设置,可将蓄电池内部的铅酸电解液导入检测池内,另一方面通过出液管和出液口的设置,可将测量完毕的铅酸电解液回送到蓄电池内,即可进行铅酸蓄电池加液量快速检测工装的循环回收作业,解决了残留导致检测工装的测量数值与实际数值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滑键和滑槽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入液管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雷恩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雷恩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1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次捕捉光谱测量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雷达参数综合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