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控水稻抽穗期的主效QTL及分子标记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50510.0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饶玉春;芦涛;王跃星;叶涵斐;周维永;戴高兴;陈芊羽;俞淑颖;王婷;胡婕;方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A01H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 地址: | 3210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控 水稻 抽穗期 qtl 分子 标记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水稻抽穗期的主效QTL,属于水稻育种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该QTL位于水稻4号染色体上,遗传距离为146.5‑148.3cM,物理距离为34193251‑34596818bp;并且公开了与该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该QTL及其分子标记选育具有适宜抽穗期的水稻,可提高筛选效率,促进水稻增产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种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调控水稻抽穗期的主效QTL及分子标记与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Oryza sativa.L)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抽穗期作为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对于保证水稻稳产与高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宜的抽穗期决定了一个水稻品种的地域适应性和季节适应性。控制抽穗期的基因大多是数量性状基因,表型受环境影响较大,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繁发生,造成水稻产量下降,因此,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的研究在水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影响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机制在众多报道中有所不同,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水稻抽穗期的调控是一个多基因参与的、涉及多条信号途径的复杂过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认识不全面的问题,通过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找到与抽穗期相关的主效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使用这些标记可以对水稻后代进行筛选,进而节约成本,提高育种效率。
目前,研究人员对于水稻抽穗期QTL位点的精细定位及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较为有限;因此,需要进一步地深入挖掘与分析水稻抽穗期QTL位点及相关分子标记,为具有适宜抽穗期水稻品种的筛选与鉴定提供新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调控水稻抽穗期的主效QTL及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选育具有适宜抽穗期的水稻,可提高筛选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以粳稻品种热研2号为母本、籼稻品种华占为父本进行杂交,以杂交F1代连续自交后得到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对水稻抽穗期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利用该群体已构建的加密遗传图谱对数据进行QTL作图分析,在4号染色体上发现一个LOD值高达5.75主效QTL,命名为HD-1,遗传距离为146.5-148.3c M,物理距离为34193251-34596818bp。
上述调控水稻抽穗期的主效QTL可应用于水稻品种选育,通过开发与主效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水稻品种或品系中检测水稻品种或品系中抽穗期相关QTL,可加快培育具有合适抽穗期水稻选育进程。
进一步地,主效QTL位于分子标记Indel hd-1和分子标记Indel hd-2之间;
分子标记Indel hd-1的引物对为:
上游引物:5’-GGTCAAACGTTGAGCATGAA-3’,SEQ ID NO.1;
下游引物:5’-CACAAGTGGAGCGTGCTTTA-3’,SEQ ID NO.2;
分子标记Indel hd-2的引物对为:
上游引物:5’-TGTAGCTGGTGAGGACTGGA-3’,SEQ ID NO.3;
下游引物:5’-GGCGAAGAAAACGCTGGTA-3’,SEQ ID NO.4。
上述分子标记Indel hd-1和分子标记Indel hd-2为与水稻抽穗期的主效QT 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通过分子标记的检测,可以预测水稻植株的抽穗期,加快培育具有合适抽穗期水稻的选育进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的选育方法:提取水稻DNA,使用上述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对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通过带型分析水稻的抽穗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0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撞头式学院用床
- 下一篇:一种腈水合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