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静电聚酯薄膜及抗静电涂液组成物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50205.1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6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超;曹俊哲;陈政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4 | 分类号: | C08J7/044;C09D167/00;C09D5/24;C08L67/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付文川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静电 聚酯 薄膜 组成 | ||
1.一种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聚酯薄膜包括:
一聚酯基材;以及
一抗静电涂层,其形成于所述聚酯基材的一侧表面上;其中,所述抗静电涂层是通过将一抗静电涂液以在线涂布的方式涂布于所述聚酯基材的所述侧表面上,并且将所述抗静电涂液烘干后而形成;
其中,所述抗静电涂液的组成包含有:
一水溶媒,所述水溶媒于所述抗静电涂液中的含量范围是介于50wt.%至85wt.%之间;
一导电添加物,所述导电添加物于所述抗静电涂液中的含量范围是介于1wt.%至20wt.%之间;及
一水溶性聚酯树脂,所述水溶性聚酯树脂于所述抗静电涂液中的含量范围是介于2wt.%至40wt.%之间。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聚酯薄膜为双轴延伸的聚酯薄膜,所述聚酯基材的厚度在经过延伸后是介于50微米至350微米之间,并且所述抗静电涂层的厚度在经过延伸后是介于0.05微米至0.5微米之间。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液进一步包含:交联剂,其中,基于所述抗静电涂液的总重为100wt.%,所述交联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0.1wt.%至20wt.%;其中,所述交联剂的材料种类为聚酯交联剂。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液进一步包含:填充粒子混合液,其中,基于所述抗静电涂液的总重为100wt.%,所述填充粒子混合液的含量范围是介于0.05wt.%至10wt.%之间;其中,所述填充粒子混合液包含有二氧化硅。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液进一步包含:辅助添加剂,其中,基于所述抗静电涂液的总重为100wt.%,所述辅助添加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0.05wt.%至10wt.%之间;其中,所述辅助添加剂的材料种类为分散剂、消泡剂、及湿润剂的至少其中之一。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添加物的材料种类为导电聚合物及导电纳米碳管的至少其中之一。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基材包含有一第一聚酯树脂层及两个第二聚酯树脂层;其中,所述第一聚酯树脂层包含有聚酯树脂及无机粒子;其中,基于所述第一聚酯树脂层的总重为100wt.%,所述聚酯树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50wt.%至95wt.%之间,并且所述无机粒子的含量范围是介于5wt.%至50wt.%之间。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聚酯树脂层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聚酯树脂层的位于相反侧的两个表面上,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聚酯树脂层皆包含有聚酯树脂及无机粒子;其中,在每个所述第二聚酯树脂层中,基于所述第二聚酯树脂层的总重为100wt.%,所述聚酯树脂的含量范围是介于50wt.%至95wt.%之间,并且所述无机粒子的含量范围是介于5wt.%至50wt.%之间;其中,所述抗静电涂层是形成于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聚酯树脂层的远离于所述第一聚酯树脂层的一侧表面上。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静电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酯树脂层的厚度在经过延伸后是介于5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并且每个所述第二聚酯树脂层的厚度在经过延伸后是介于1微米至50微米之间。
10.一种抗静电涂液组成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涂液组成物包括:
一水溶媒,所述水溶媒于所述抗静电涂液中的含量范围是介于50wt.%至85wt.%之间;
一导电添加物,所述导电添加物于所述抗静电涂液中的含量范围是介于1wt.%至20wt.%之间;以及
一水溶性聚酯树脂,所述水溶性聚酯树脂于所述抗静电涂液中的含量范围是介于2wt.%至40wt.%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502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