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分六号水体面积遥感监测模型的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9679.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4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康;杜玉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5 | 分类号: | G06T17/05;G06T7/10;G06T5/00;G06K9/62;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刘省超 |
地址: | 741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分 六号 水体 面积 遥感 监测 模型 构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六号水体面积遥感监测模型的构造方法,先建立基础模型在建立决策分析模型,建立决策分析模型主要先利用单波段阈值提取法和多波段提取法对水体信息进行有效提取,为避免会漏掉部分分类水体,在通过构件NDWI/NDVI,达到突出影像中水体信息的目的;另外,由于植被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最强,采用绿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的比值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植被的信息,突出水体;通过此模型的构造方法,将此模型应用提升到包括水体环境的规划、预测、评价、管理、决策、立法和监督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这个层面上;本发明是对现有技术一次扩展性的技术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高分六号水体面积遥感监测模型的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水体是水汇集的场所,不仅包括水,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水体又称水域。由地球表面上的各种水体,如海洋、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埋在土壤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构成了地球上的水环境。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粗略地将其分为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和海洋等三类,作为地球表层三大地物(水、土壤、植物)之一,水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又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活跃因子之一。
由此可知水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是人懒以生存的基本要素,综合利用水资源,要以各类“标准”评价水质,水质监测工作是确定水中某些指标的含量水平,水体监测是为评价服务的,是确定功能服务的。水体监测系统是处理、管理和分析水体及其生态环境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耦合的关系,为相关决策的指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倍加关注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对当今水体污染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开展水体环境以及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研究,构件水体监测系统的工作更显重要。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精度的卫星图像数据产品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卫星图像提取陆地表面的各种水体信息。成为发展水资源调查、洪涝灾害评估、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研究的重要依据。水体监测系统的不足之处,系统还停留在水体监测信息系统的层次上,还需要扩充专利理论模型的研究,建立模型库(包括基础模型和决策分析模型),把应用提升到包括水体环境的规划、预测、评价、管理、决策、立法和监督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这个层面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高分六号水体面积遥感监测模型的构造方法,包括建立基础模型和决策分析模型,把应用提升到包括水体环境的规划、预测、评价、管理、决策、立法和监督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这个层面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基于高分六号水体面积遥感监测模型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建立基础模型库:利用遥感影像采用高分六号卫星选取多幅光谱遥感影像,包含水体较多的阴影区,包括多个区域、多个时节、多个拍摄角度,对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重采样、裁剪后进行预处理,辐射校正过程需将遥感影像数据原先的DN值转化为大气层反射率,消除传感器自身仪器误差;几何校正消除大气的散射,吸收以及大气反射引起的误差,并在提取行政区域大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裁剪,然后构件训练样本数据,建立基础模型库;
步骤二,然后建立决策分析模型,具体方法如下:
1)利用单波段阈值提取法对水体信息进行有效提取,研究区域水体与陆地界限,作为单波段阈值参考,根据水体样本的灰度值范围来确定阈值;具体提取公式为:
BNIR<C (1)
式中:BNIR为遥感影像数据近红外波段的地表反射率,C为所需要确定的阈值;
2)多波段提取水体信息,使用谱间关系法利用影像多波段的综合优势进行水体信息的提取;
(BNIR-BR)>0BNIR<0.12 (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师范学院,未经天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