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小麦扬花期使用rac-灭菌唑提高小麦质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9350.8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3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刁金玲;刘蕊;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3/00;A01N25/04;A01N43/653;A01P21/00;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吴爱琴 |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扬花 使用 rac 灭菌 提高 质量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小麦扬花期使用rac‑灭菌唑提高小麦质量的方法。所述提高小麦质量指增加小麦鲜重、干重及谷蛋白含量。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安全、高效,不仅具有良好杀菌效果且对施用作物的生长无不利影响反而能提高小麦质量的方法,即,在小麦扬花期使用rac‑灭菌唑。实验结果表明,在在小麦扬花期使用推荐量的rac‑灭菌唑,能促进小麦植株及籽粒赤霉素的合成,促进小麦植株及籽粒中吲哚乙酸的合成,促进小麦籽粒灌浆及成熟,增加小麦籽粒鲜重和干重,促进谷蛋白合成,且rac‑灭菌唑在小麦植株、籽粒及土壤中残留量低,对环境和人体毒副作用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小麦扬花期使用rac-灭菌唑提高小麦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显着。中国是全球小麦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高产小麦育种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的需求至关重要。在小麦种植中,白粉病、锈病、网斑病等是常见的真菌病。这些疾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能导致谷物品质降低和毒性代谢物的产生从而引起人体和动物的呕吐,拒食和神经紊乱。
作为广谱型三唑类杀菌剂的灭菌唑通过干扰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和抑制植物病原体的类固醇去甲基化作用而广泛用于叶面和种子处理。灭菌唑具有触杀和内吸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果树、禾谷类作物和豆科作物病害,对种传病害具有特效,在我国登记的防治对象为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和玉米丝黑穗病等病害。可种子处理、也可茎叶喷雾,持效期长达4~6周。种子处理时通常用量为2.5g(a.i.)/l00kg小麦种子或20g(a.i.)/l00kg玉米种子;茎叶喷雾时用量为60g(a.i.)/hm2。
籽粒灌浆是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最为关键的阶段,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存储在小麦籽粒中。灌浆期缩短会导致籽粒重量增长缓慢,籽粒干瘪,进而对产量及加工品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小麦扬花期施用三唑类杀菌剂进行病害防治,应该考虑到药物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防减产。
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后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因此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助于严格控制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从而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性发展。
灭菌唑分子包含一个不对称中心,包括两个对映体(S)-(+)-灭菌唑和(R)-(-)-灭菌唑。目前,大多数三唑类手性杀菌剂仍以消旋体形式销售和使用。然而,尽管对映异构体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由于各种环境影响,它们在吸收,运输和降解过程方面有所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小麦质量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提高小麦质量的方法,为:在小麦扬花期使用rac-灭菌唑(即,灭菌唑外消旋体)提高小麦质量;
上述方法中,所述提高小麦质量指增加小麦鲜重、干重及谷蛋白含量。
其中,所述rac-灭菌唑的施药方案为:60g a.i./公顷于小麦扬花期施药三次,施药间隔期7天,喷施时以水按照30L/亩用量稀释;
所述rac-灭菌唑可为rac-灭菌唑乳油;
所述rac-灭菌唑乳油的配方为:原药99.6%rac-灭菌唑占比8%(质量百分比),阴离子乳化剂农乳500占比5%,非离子乳化剂农乳601占比5%,溶剂为溶剂油S-150占比82%。
rac-灭菌唑在提高小麦质量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9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慧工厂互联网用网线排线定位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