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8482.9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5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沈一竹;潘佳佳;杨佳伟;胡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3/10;H01Q1/50;H01Q15/14;H01Q15/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集成 宽带 折叠式 反射 天线 | ||
1.一种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包括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双极化反射单元(21)组成的主反射板(2)、极化栅(3)和多个支撑装置(4);其中,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位于主反射板(2)上表面,且与主反射板(2)集成在同一块单层印刷电路板上,支撑装置(4)的一端与主反射板(2)连接,支撑装置(4)的另一端与极化栅(3)连接,主反射板(2)与极化栅(3)平行放置;
所述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是背靠背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开放槽缝天线阵列,包括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结构(14)和设置在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结构两边相反方向的第一开放槽缝(12)、第二开放槽缝(13),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结构采用同轴线(11)馈电,进而基片集成波导传输能量到两边的第一开放槽缝(12)、第二开放槽缝(13);
所述同轴线(11)到两个开放槽缝即第一开放槽缝(12)、第二开放槽缝(13)的路径差1/2波长,以补偿两个开放槽缝在相反方向产生的180°相位差,两个开放槽缝辐射的能量能够同相叠加;
所述背靠背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的开放槽缝天线阵列,其中的开放槽缝结构,作为一个单模谐振器,具有低的Q值,比传统的槽缝天线或贴片天线具有更大的带宽,同时保持稳定的辐射性能;
所述双极化反射单元(21)是准双箭头结构,它由两个直角以及两个直角之间连接的条带组成,该结构的外部轮廓连线的弯转角度均不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集成波导馈电结构还能采用共面波导的结构馈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化栅(3)由平行的金属条带蚀刻在介质板制成的,能将一种极化波反射回主反射板,并且将正交极化波透射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84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