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8312.0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0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董维胜;陆从相;陈伟;仇信旺;蔡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本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L23/12;C08L77/10;C08K7/14;C08K7/06;C08K7/10;C08K3/14;C08K3/34;C08K3/04;C08K13/04;C08J9/04;C08J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24 | 代理人: | 蒋玮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罐用 非金属 阻隔 防爆 材料 | ||
1.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所述材料为多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材料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60~80份、聚丙烯10~20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6~10份、玻璃棉6~8份、硅酸棉6~8份、石墨烯5~7份、阻燃剂8~10份、发泡剂2~4份、偶联剂1~2份、抗氧化剂2~3份和成核剂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材料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60份、聚丙烯10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6份、玻璃棉6份、硅酸棉6份、石墨烯5份、阻燃剂8份、发泡剂2份、偶联剂1份、抗氧化剂2份和成核剂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材料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70份、聚丙烯15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8份、玻璃棉7份、硅酸棉7份、石墨烯6份、阻燃剂9份、发泡剂3份、偶联剂1.5份、抗氧化剂2.5份和成核剂1.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材料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氨酯80份、聚丙烯20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0份、玻璃棉8份、硅酸棉8份、石墨烯7份、阻燃剂10份、发泡剂4份、偶联剂2份、抗氧化剂3份和成核剂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的多孔结构为孔洞平面聚集的二维蜂窝结构或孔洞空间聚集的三维泡沫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及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为无卤复合阻燃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纳米碳化钙和纳米碳化硅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纳米碳化钙和纳米碳化硅的比例为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为聚异氰脲酸酯、聚氨酯或聚乙二醇醚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储罐用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材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重量份的组分称取相对应的材料,并将称取的后的材料分开放置,进行备用;
S2将聚氨酯、聚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棉、硅酸棉和石墨烯加入反应釜中进行搅拌混合,并对材料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80~100℃,搅拌时间为20min;
S3,向上述步骤中的混合物中加入阻燃剂、发泡剂、偶联剂、抗氧化剂和成核剂,继续搅拌混合,并进行加热,加热至260~280℃,保温1h,使混合后的材料处于熔融状态;
S4,将上述熔融状态的混合料取出,进行过滤,将其中的一些杂质过滤出来;
S5,将过滤后的混合料置于强电场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2.5h;
S6,将混合料继续加热,加热至260~280℃,保温10min,然后将熔融后的混合料倒入模具中,进行冷却成型;
S7,根据加工需要,对冷却成型后的成品进行切割,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开孔处理,并对孔内进行打磨,保证孔的光滑,完成材料的制备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本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本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83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