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子宫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7980.1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飞;蔡占毅;王伟岸;宗云凤;钱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济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03 | 分类号: | A61B1/303;A61B1/04;A61B1/06;A61M3/02;A61B10/04;A61B10/06;A61B1/015;A61B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梅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子宫 内窥镜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次性子宫内窥镜,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手柄机构以及插管机构,插管机构包括旋转内管和支撑外管,旋转内管的一端与手柄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摄像头;支撑外管套设于旋转内管周向,支撑外管的一端与手柄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弯折段,弯折段上开设有连续的折弯槽,折弯槽沿弯折段的周向呈螺旋排布。本申请具有使得弯折段的任意一个截面上都有超过两个的受力点,弯折段受力时,在各受力点的支撑下弯折段较难折断,从而便于降低弯折段断裂在子宫内的医疗隐患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子宫内窥镜。
背景技术
目前子宫内窥镜又称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宫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它是利用镜体的前部进入宫腔,对所观察的部位具有放大效应,以直观、准确成为妇科出血性疾病和宫内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关技术中的子宫内窥镜包括手持的手柄机构以及插入子宫内的插管机构,插管机构包括旋转内管和支撑外管,支撑外管套设在旋转内管的外周。旋转内管的一端与手柄机构转动连接,旋转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摄像头,旋转内管设置摄像头的一侧需要通过阴道插入子宫内,由于子宫是与输卵管相连的,为了便于适应输卵管与子宫相接处的形状,一般旋转内管设置摄像头的一侧需要弯折设置。支撑外管的一端与手柄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旋转内管设置摄像头的一侧。支撑外管的直线段可以在旋转内管转动时保持不动。为便于支撑外管的弯折段在支撑内管的弯折部转动时随动,支撑外管和旋转内管均采用医疗不锈钢,支撑外管的弯折段上开设有连续的螺纹,从而便于支撑外管的弯折段随着的旋转内管的转动而扭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支撑外管的弯折段设置螺纹可以便于支撑外管扭动,但是此时弯折段在受力时,同一个截面只有两点受力,容易降低支撑外管的强度。在频繁转动旋转内管时,支撑外管的弯折段由于频繁扭动较容易导致支撑外管折断,若折断的弯折段掉落于子宫内容易造成医疗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支撑外管的弯折段容易折断在子宫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一次性子宫内窥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次性子宫内窥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次性子宫内窥镜,包括手柄机构以及插管机构,所述插管机构包括旋转内管和支撑外管,所述旋转内管的一端与手柄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支撑外管套设于旋转内管周向,所述支撑外管的一端与手柄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上开设有连续的折弯槽,所述折弯槽沿弯折段的周向呈螺旋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续的折弯槽的设置可以使得弯折段的任意一个截面上都有超过两个的受力点,弯折段受力时,在各受力点的支撑下弯折段较难折断,从而便于降低弯折段断裂在子宫内的医疗隐患。
可选的,所述折弯槽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弯单元和第二折弯单元,所述第一折弯单元为燕尾槽或者梯形槽中的一种,所述第二折弯单元也为燕尾槽或者梯形槽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和梯形槽的单一排列和组合排列均可以使得弯折段的周向形成多个受力点,在弯折段随着旋转内管转动而扭动时便于提升弯折段的强度,减少弯折段由于扭转而断裂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折弯单元和第二折弯单元均为燕尾槽,且第一折弯单元的燕尾槽正向排布,第二折弯单元的燕尾槽反向排布,第一折弯单元的燕尾槽一端端部和第二折弯单元的燕尾槽的一端端部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弯槽采用一正一反的燕尾槽连接形成,为一种较佳的提升弯折段受力点数量的结构,便于减少弯折段折断的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济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济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