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芯光纤抑制温度漂移特性的差分光纤陀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7411.7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7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缪立军;石锦;闫景涛;黄腾超;车双良;舒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C19/72 | 分类号: | G01C19/7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抑制 温度 漂移 特性 陀螺 | ||
1.一种基于双芯光纤抑制温度漂移特性的差分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源(1)、第二光源(2)、第一光耦合器(3)、第二光耦合器(4)、第一Y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5)、第二Y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6)、第一扇入扇出模块(7)、第二扇入扇出模块(8)、双芯光纤环(9)、第一光探测器(10)、第二光探测器(11)、数字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板(12);
双芯光纤环(9)包层内的两根纤芯两端端口分别为:A端口与C端口、B端口与D端口,A端口和B端口与第一扇入扇出模块(7)相连,C端口和D端口与第二扇入扇出模块(8)相连;第一光源(1)发出的光经过第一光耦合器(3)和第一Y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5)后被分为两束,一束由第一扇入扇出模块(7)进入A端口,另一束由第二扇入扇出模块(8)进入C端口,通过双芯光纤环(9)中的当前纤芯后返回到第一Y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5)重新合成一路光,干涉光信息最终由第一光探测器(10)转换成电信号;第二光源(2)在另一条光路同样经过第二光耦合器(4)、第二Y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6)、第一扇入扇出模块(7)、第二扇入扇出模块(8)以及B端口、D端口和双芯光纤环(9),相应的干涉光信息由第二光探测器(11)转换成电信号;第一光探测器(10)与第二光探测器(11)生成的电信号进入数字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板(12)解调出两条光路对应的转速信息,一方面进行差分后用于陀螺输出,另一方面分别产生相应的调制电压加载到第一Y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5)和第二Y型多功能集成光学器件(6)上实现闭环反馈以及偏置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芯光纤抑制温度漂移特性的差分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源(1)和第二光源(2)分别采用波长为1530nm与1560nm,谱宽为30nm的SLD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芯光纤抑制温度漂移特性的差分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芯光纤环(9)为双芯保偏光纤环,两根纤芯相对光纤中线呈对称分布,光纤环长3240m,直径1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芯光纤抑制温度漂移特性的差分光纤陀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字信号采集处理电路板(12)包括双路模数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以及双路数模转换器,实现对双路干涉信号的同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4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