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电池柜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7291.0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豪;徐福鑫;王宁;李文鹏;吕喆;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63 | 分类号: | H01M10/663;H01M10/6556;H01M10/613;H01M10/627;H01M10/6563;H01M50/209;H01M50/244;H01M50/251;H01M50/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文小莉;臧建明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柜,包括柜机主体和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可以用于冷却柜机主体中的电池。冷却系统包括空调、第一风道以及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位于柜机主体和空调的顶端,第二风道位于柜机主体的背面,且空调顶端的出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第一风道朝向第二风道的一面上开设多个排风口;柜机主体的背面开设多个与第二风道以及柜机主体内部连通的风口。空调制出的冷气流依次通过顶端的出风口、第一风道、排风口、第二风道、风口,最后进入柜机主体中对电池进行冷却,无需在风道顶部设置风扇。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储能电池柜,解决了风道顶部的高转速、大风量风扇易与风道形成共振效应,带来较大噪声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池柜。
背景技术
储能电池柜作为电池储能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广泛应用到新能源、智能电网、节能技术等领域。通过储能电池柜中电池充放电作业,起到削峰填谷、提高电能质量、充当备用电源、调节频率参与智能电网建设等作用。
目前,储能电池柜为电池簇独立配置风道,风道上设置多个正对电池簇的出风口,并结合风道顶部风扇与插箱前部风扇共同为储能电池柜散热。
然而,风道顶部的高转速、大风量风扇易与风道形成共振效应,带来较大噪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柜,以解决风道顶部的高转速、大风量风扇易与风道形成共振效应,带来较大噪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储能电池柜,包括:包括柜机主体和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包括空调、第一风道以及第二风道,第一风道位于柜机主体和空调的顶端,第二风道位于柜机主体的背面,且空调顶端的出风口与第一风道连通;
第一风道朝向第二风道的一面上开设多个排风口;
柜机主体的背面开设多个与第二风道以及柜机主体内部连通的风口。
如此设置,空调制出的冷气流通过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进入柜机主体中以冷却电池。无需在风道顶部安装高转速、大风量风扇,而是通过空调制冷,因此产生的噪声较小。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与柜机主体顶端相对的内壁区域为向外凸起的弧形区域。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柜机主体包括多个机柜以及在机柜内层叠设置的电池插箱,空调位于相邻两个机柜之间。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插箱的背面与风口对应的位置开设开口,电池插箱的正面设有至少一个风机,风机的入风口面向开口,风机的送风口背向开口。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机柜的背面开设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位于两个相邻的风口之间的区域上,且多个通孔排成一排。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道与空调顶端的出风口相对的区域开设进风口,空调顶端的出风口与进风口之间通过柔性的管状结构连通。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集装箱,柜机主体和空调位于集装箱内;
集装箱的内顶壁上形成第一风道,集装箱的内侧壁与柜机主体的背板之间具有第二风道。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第一挡风侧板,集装箱的部分内侧壁、柜机主体的背板以及两个第一挡风侧板围设成至少顶端为敞开的第二风道,排风口正对第二风道的顶端。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两个弧形板、两个第二挡风侧板以及进风罩,两个弧形板位于进风罩两侧,两个第二挡风侧板、弧形板、进风罩、集装箱的部分内侧壁以及集装箱的部分内顶壁围成第一风道;
进风罩的底面上开设与空调顶端的出风口连通的进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