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浊度仪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47259.2 | 申请日: | 2020-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俊;魏海娟;陈祺炜;宋超;陈剑锋;赵剑文;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51 | 分类号: | G01N21/51;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浊度 | ||
本发明涉浊度仪,包括测量腔体、进水导流槽和测量光源,进水导流槽固定连接在测量腔体的内侧,测量腔体的外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测量光源。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放空口处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时间控制器为电路连接,通过接电后的时间控制器可以定时控制的特点,根据实际运行需求,在时间控制器的设置时间段内,使得时间控制器可以进行对自动开关的开停切换,自动开关联动电磁阀可实现转动杆和阀门在设置时间段内对管道有规律的打开和关闭,从而使得放空口可以通过电磁阀定时排空测量腔体内水样上端的悬浮物,避免浊度仪测量值会低于实际水样浊度,保障测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浊度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浊度仪。
背景技术
浊度仪运用于制水、治水厂中滤前、滤后、沉淀和出厂水,以及市政管网水、工业过程水质检测、循环冷却水、活性炭过滤器出水、膜过滤出水等对水中浊度有一定要求、需要进行检测的场合。
但是现有的浊度仪待测水样中出现悬浮性物体(如树叶、管道内存积的厌氧污泥、泡沫塑料颗粒等),此类悬浮固体会漂浮在待测水样表面无法通过溢流口流出整个测量流程,一旦时间较久,悬浮物会阻隔在射入光源于水样之间,导致浊度仪测量值会低于实际水样浊度,无法保障测量效果,且现有的浊度仪待测水样中出现沉降性能较好的物质(如沙粒、小石块、水中生物等),此类物质会逐渐堆积在进水导流槽处,伴随运行时间增加最终会导致堵塞、进水水样溢出,破坏该浊度仪的电气部分。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浊度仪,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浊度仪待测水样中出现悬浮性物体(如树叶、管道内存积的厌氧污泥、泡沫塑料颗粒等),此类悬浮固体会漂浮在待测水样表面无法通过溢流口流出整个测量流程,一旦时间较久,悬浮物会阻隔在射入光源于水样之间,导致浊度仪测量值会低于实际水样浊度,无法保障测量效果,且现有的浊度仪待测水样中出现沉降性能较好的物质(如沙粒、小石块、水中生物等),此类物质会逐渐堆积在进水导流槽处,伴随运行时间增加最终会导致堵塞、进水水样溢出,破坏该浊度仪的电气部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浊度仪,包括测量腔体、进水导流槽和测量光源,所述进水导流槽固定连接在测量腔体的内侧,所述测量腔体的外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测量光源;
所述测量腔体的底部贯通连接有放空口,所述测量腔体的外侧贯通连接有溢流口,所述进水导流槽的下侧贯通连接有进样口,所述放空口的下端贯通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的下侧贯通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线管,所述线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时间控制器,所述进样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进水导流槽的右侧贯通连接有防空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阀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接线口、驱动轴、转动杆和固定杆,所述阀片与管道内侧活动连接,所述阀片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接线口,所述驱动轴与转动杆之间为相契合的关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量光源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白炽灯,所述测量光源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光电检测器,且白炽灯与光电检测器呈90°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时间控制器依次设置有自动开关、电源接口和时间显示表,所述自动开关与电磁阀之间为电路连接关系,所述自动开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时间显示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接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线管,所述线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且电源接口和电源之间为电路连接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7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