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6004.4 | 申请日: | 202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4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肖颖;王荣;顾钦玮;黄智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7/06 | 分类号: | C08J7/06;A61L27/54;A61L27/30;A61L27/16;C08L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李花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多酚类化合物的物料I,粘附,得到中间产物;
(2)将含有所述中间产物和金属离子源的物料II,反应,即可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化合物A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所述化合物A粘附在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
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分子量为100万~500万;
所述化合物A选自金属配位化合物;所述金属配位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选自铜离子、锌离子中的至少一种;配体来自多酚类化合物;
所述多酚类化合物选自单宁酸、多巴胺、儿茶酚、焦棓酸、正肾上腺素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源和多酚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0:2.5~10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源选自铜离子源、锌离子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铜离子源选自铜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锌离子源选自锌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选自硝酸铜、氯化铜、硫酸铜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锌盐选自硝酸锌、氯化锌、硫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粘附的条件为:温度为20~70℃;时间为5~48小时;
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条件为:温度为20~70℃;时间为10~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获得含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多酚类化合物的物料I,调节所述物料I的pH,多酚类化合物自聚合,且通过非共价键作用粘附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表面,即可得到所述中间产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所述物料I的pH包括:通过pH调节溶液调节所述物料I的pH至7.5~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溶液选自Tris-HCl缓冲溶液、PBS缓冲溶液、硼酸-硼砂缓冲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料II中,还包括溶剂;所述溶剂选自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物料II中,所述金属离子源和所述溶剂的质量比为1:100~1:25。
11.一种抗菌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材料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中的任一种。
12.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菌材料在人工关节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60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