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大中型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及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2435.3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5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生;朱志强;解京昌;陈雪;刘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秋生 |
主分类号: | B64G7/00 | 分类号: | B64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效 载荷 质量 大中型 多层 空间 实验 装置 安装 方法 | ||
1.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立板、底板、中层板、上框架、下框架、凹口形蒙皮、前部通风结构、上盖板,
所述前立板与底板通过底部连接为L形结构,下框架、中层板和上框架从下而上连接为一体,从空间上分为上、中、下三层布局,下框架与底板连接,上框架前端与前立板内侧连接,前部通风结构的底部安装在底板前端,前部通风结构的上部与前立板外侧连接,凹口形蒙皮呈包围形式与前立板、底板上部、下框架、上框架连接,上盖板从上方与凹口形蒙皮、前立板、上框架连接,从而组成上中下不同功能分层及外部空间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上方加工电连接器安装孔,下方设置为等间距排布的安装腿,前立板通过安装腿与底板的连接,前立板的外部四周设置为台阶式边沿,通过台阶式边沿与凹口形蒙皮、上盖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设置为半箱式结构,其四周设置为呈一定高度的裙边,底板通过裙边与凹口形蒙皮连接;所述底板外沿设置为一定数量的安装凸耳,通过凸耳与飞行器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框架设置为由水平铝型材、竖直铝型材和连接角件组成半封闭的矩形框架结构,下框架底部和前部分别通过连接角件与底板和前立板进行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设置为由水平铝型材、竖直铝型材和连接角件组成半封闭的矩形框架结构,上框架底部和前部分别通过连接角件与下框架和前立板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形蒙皮采用薄板弯成凹口形蒙皮薄板,其上部和其下部分别安装上铆接条a和上铆接条b,通过上铆接条a和上铆接条b分别与前立板左右两侧、底板外沿和上盖板连接;上框架和下框架的所有外侧型材内部安装槽条,通过槽条安装上导电密封条a和下导电密封条b,通过导电密封条分别与凹口形蒙皮薄板、上框架和下框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铆接条a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凸起,上铆接条a的左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相连的上侧部形成第一凹槽;上铆接条a的下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三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相连的左侧部形成第二凹槽,第三凸起和上铆接条a本体相连的右侧部形成第三凹槽30;
上导电密封条a水平横置嵌设在第一凹槽内,蒙皮薄板的顶端沿着竖直方向嵌设在第二凹槽内;
所述下铆接条b的上端向上延伸设置有上凸起,下铆接条b的下端向外延伸设置有下凸起,上凸起和下凸起的交接处通过水平连接部相连形成侧“Z”字形结构,上凸起和水平连接部相连的上侧部形成第四凹槽,水平连接部和下凸起相连的下侧部形成第五凹槽;
蒙皮薄板的下端和下铆接条b的上凸起外侧相连,下导电密封条b沿着竖直方向嵌设在第五凹槽内;
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的相邻两条边缘之间为直角分布,第三凹槽和第四凹槽相互对应且凹陷深度相同,其外侧边缘连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通风结构自上而下分别设置有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上支架和下支架安装通风设备,通风设备包括通风换热器和风扇,通风设备外覆金属网;上支架的顶部设置为拱桥弧形结构,且其上设置通风筛网,上支架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凸耳,通过安装凸耳与前立板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设置为薄板结构,上盖板通过导电密封条与上框架内安装槽条直接连接。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高有效载荷质量占比的多层空间实验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从部件级到模块级的次序安装,即先分别安装底板、中层板和上框架上的科学实验仪器,分别调试;
(2)然后,将前立板与底板连接,将外部通风结构与前立板连接;
(3)再将底板、下框架、中层板和上框架按先后顺序依次相互连接,之后连接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必要电、气、液链路;
(4)最后依次安装凹口形蒙皮和上盖板;
(5)需调试和调整功能模块,按照上述步骤的反顺序拆卸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秋生,未经刘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4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边框总装机
- 下一篇:一种可以精准测糖的煮沸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