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杂质合成用蒸发箱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42129.X | 申请日: | 202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7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兆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A61L2/10;B08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杂质 合成 蒸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杂质合成用蒸发箱,包括蒸发箱主体,蒸发箱主体的周边固定连接有外框,外框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滑腔,滑腔的远离蒸发箱主体的一侧均通过通槽和外框的外侧相通,外框的两侧正面均接触连接有侧板,侧板远离外框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板,驱动板的正面均安装有润滑机构,侧板的下端之间共同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正面安装有清理机构,安装板的背面安装有除尘机构,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同侧侧板上,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了紫外线灯,安装板通过伺服电机在蒸发箱主体上滑动,使紫外线灯对蒸发器主体进行杀菌,避免蒸发箱主体表面的细菌被风机吹入车内,影响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箱,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杂质合成用蒸发箱,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杂质合成蒸发箱是汽车空调的重要组件之一,工作时使制冷剂由液态变成气态,吸收周边环境的热量,达到冷却的目的。
目前汽车上安装的蒸发箱在使用时,蒸发箱的外壁上容易出现冷凝水,使得蒸发箱周边环境较为潮湿,使得蒸发箱的外壁上容易滋生细菌,影响车内人员的健康,且使用的时间久了,蒸发箱上的表面会附着着较多灰尘之类的异物,这些灰尘之类的异物会阻碍蒸发箱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用杂质合成用蒸发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汽车用杂质合成用蒸发箱,包括蒸发箱主体,所述蒸发箱主体的周边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外框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的远离蒸发箱主体的一侧均通过通槽和外框的外侧相通,所述外框的两侧正面均接触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外框的一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正面均安装有润滑机构,所述侧板的下端之间共同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安装板的背面安装有除尘机构,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同侧侧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贯穿同侧侧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卡接有紫外线灯,所述安装槽上方通过固定螺栓可拆卸连接有卡罩,所述外框的两侧正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载板,所述外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正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均位于正面且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远离所在伺服电机的一端均贯穿同侧驱动板且均转动连接在同侧转动载板上,所述往复丝杆均螺纹连接在同侧驱动板上。
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背面下端,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刷板,所述刷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刷毛,所述刷毛抵在蒸发箱主体上,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均通过安装螺栓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正面,所述定位板正面的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之间的定位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相邻两个所述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均相同,若干所述定位孔均和固定杆位于同一条中心线上,所述固定杆远离定位板的一端之间共同套设且滑动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正面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外框上,所述挤压板的背面上端固定连接有若干清理杆,所述清理杆的数量和定位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清理杆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均贯穿且滑动连接在对应的定位孔内部,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上均包裹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挤压板上,所述压缩弹簧远离挤压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顶板的两侧均通过通孔套设在同侧固定杆上。
优选的,所述卡罩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由透明材质制成,所述盖板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所述盖板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分别卡接在安装槽的内部两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均穿过卡罩的螺孔且均螺纹连接在安装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兆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兆浒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2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时间测量驻点热流的球头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卡车可升降车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