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余热再利用与储能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41649.9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褚雯霄;谈周妥;王秋旺;曾敏;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C15/36 | 分类号: | F24C15/36;F24D13/04;F28D21/00;H02N11/00;H02J7/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钱扬保;张群峰 |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余热 再利用 系统 | ||
1.一种家用余热再利用与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一余热回收模块,一温差发电与储能模块以及一余热转换模块;
所述余热回收模块主要包括热管(7);
所述温差发电与储能模块包括热电材料(5)、蓄电池(9)与稳压器(8);
所述余热转换模块包括储热容器(4)、预热管路(6)、电加热器(1)以及温度传感器(2)与控制器(3);热管(7)一端连接至各个家庭热源处收集余热能量,经由热管(7)实现短距离传输,热管(7)另一端连接至热电材料(5)的热端;余热回收模块采用多套热管(7)和温差发电与储能模块的热电材料(5)相配合,储热容器(4)填充相变介质并贴合于各个热电材料(5)的冷端,与热电材料(5)的热端形成长效温差,以维持热电材料(5)的温差,进而产生电势差,热电材料(5)利用上述电势差产生电流,并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9)内,蓄电池为家用小型用电设备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供应;预热管路(6)依用热端的需求与储热容器(4)热功率关系,以串联或并联方式接入储热容器(4)并包覆于相变介质中,储热容器(4)存储的热能对预热管路(6)内流体进行预热,预热管路(6)内流体通过相变介质的加热供给至用热端;储热容器(4)内部填充相变介质且布置有强化传热结构;控制器(3)依据温度传感器反馈调节,配合电加热器(1) ,实现用热端的温度调控并达到节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16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