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戴式诊脉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1555.1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2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琛;李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0;A44C5/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徐剑兵;林祥翔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诊脉 | ||
本发明公布一种穿戴式诊脉仪,包括测脉模块、电源控制及驱动模块和佩戴模块;测脉模块包括箱体、移动单元、滑动座和传感器;箱体包括检测端面,检测端面为弧形,检测端面包括通孔,通孔的形状与传感器的形状相适配,滑动座和移动单元设置在箱体中,移动单元的伸缩端连接滑动座,滑动座上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的检测面正对通孔,传感器的检测面为弧形,电源控制及驱动模块连接移动单元和传感器;佩戴模块设置在检测端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诊脉仪通过佩戴模块佩戴于使用者的手腕,传感器可以较好地贴合到手腕,快速地找到手腕上的脉点检测,诊脉仪还便于移动携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诊脉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诊脉仪。
背景技术
在全民重视健康的大前提下,人们对个人健康的重视有一定的高度,脉诊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可作为个人对健康进行持续监测的方法,并通过脉诊的结果对日常生活进行指导,使得人们真正做到健康生活。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般的中医诊断中,医生通过手诊对使用者的脉象进行感知,通过脉搏的数,位,形,势等特征进行判断,这种诊断方式主观性比较强,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对脉象进行量化判断,也不利于经验积累。
市面也有相关的脉诊仪,脉诊仪一般采用机械化或者自动化的方式进行脉诊,一方面,实现自动化的脉诊仪的体积比较大,重量也大,不便于携带;另一方面,诊脉仪是点对点的检测,就是传感器与脉象的检测点接触,这样寻脉难度大,速度慢。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穿戴式诊脉仪,解决脉诊仪不方便携带且寻脉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诊脉仪,包括测脉模块、电源控制及驱动模块和佩戴模块;
所述测脉模块包括箱体、移动单元、滑动座和传感器;
所述箱体包括检测端面,所述检测端面为弧形,所述检测端面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传感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通孔用于作为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露出检测端面的通道,滑动座和所述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箱体中,所述移动单元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所述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正对所述通孔,所述传感器的检测面为弧形;
所述电源控制及驱动模块设置在所述测脉模块的一侧,所述电源控制及驱动模块包括电池、主控板、驱动板和开关按键,所述电池用于向主控板、驱动板、移动单元和传感器供电,所述主控板连接驱动板、电池、开关按键和传感器,所述驱动板连接所述移动单元,所述驱动板用于驱动移动单元;
所述佩戴模块设置在所述检测端面上,所述佩戴模块用于固定在使用者的待检测部位上。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电机和螺杆;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滑动座上远离传感器的一侧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板连接所述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座包括凸块,所述滑动座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所述凸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电机固定座的侧壁上,所述行程开关连接所述主控板,所述行程开关用于被连接板触碰后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所述滑动座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用于触碰行程开关。
进一步地,行程开关与电机之间的距离小于行程开关与通孔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石墨烯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佩戴模块为表带。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控制及驱动模块还包括功能按键;
所述主控板连接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用于切换诊脉仪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1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压式脉诊仪
- 下一篇:一种户外用安全型配电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