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硫酸锌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41192.1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6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萍;罗正梁;刘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萍乡宝海锌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B01J4/00;C01G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硫酸锌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硫酸锌生产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顶面的中心处紧固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反应箱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表面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储料筒,所述储料筒的外围位于反应箱内壁面焊接有吸气盘。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控制面板开启两个导气管的气泵,促使焊接在反应箱内壁面的环状吸气盘以多个气孔为端口吸取反应的热蒸汽,进而由两个导气管分别导入液体预热箱和固体预热箱内蛇形排布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使得热蒸汽的热量以热辐射的方式对液体预热箱内的稀硫酸和固体预热箱的氧化锌粉末进行预热处理,避免反应热量的流失和浪费,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酸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硫酸锌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硫酸锌,无色或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别名皓矾,无气味,味涩,有刺激性,用于制造立德粉,并用作媒染剂、收敛剂、木材防腐剂等,工业生产硫酸锌的制备方法是将氧化锌加入稀硫酸溶液调成浆状,待反应完全后,经过滤,加入锌粉把铜、镉、镍等置换出来,过滤,滤液加热,加入高锰酸钾,将铁、锰等杂质氧化,过滤后,澄清,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也可用硫酸浸取焙烧的锌矿粉制得。
目前,工业生产硫酸锌过程中,往往直接将氧化锌粉末投入到稀硫酸溶液,致使氧化锌粉末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的初始温度较低,难以保证氧化锌粉末和稀硫酸溶液反应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氧化锌粉末和稀硫酸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导致能源的浪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硫酸锌生产装置,具备反应高效和节能环保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反应高效和节能环保的优点,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环保的硫酸锌生产装置,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顶面的中心处紧固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反应箱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表面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储料筒,所述储料筒的外围位于反应箱内壁面焊接有吸气盘,且吸气盘的顶面连通有两个导气管,并且吸气盘的底面开设有气孔,两个所述导气管的表面均安装有气泵,所述反应箱一侧表面焊接有液体预热箱,且液体预热箱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所述反应箱另一侧表面焊接有固体预热箱,且固体预热箱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导气管连通,且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反应箱下部表面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轴杆的表面环绕焊接有多个支撑杆,且多个支撑杆远离轴杆的一端均焊接有储料筒,所述储料筒的底面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且储料筒的下部表面环绕开设有多个排料嘴。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预热箱的侧面开设有敞口,且敞口内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箱门,所述固体预热箱内壁面焊接有多个金属网板,且多个金属网板两两一组关于第二换热管对称设置,并且多个金属网板的表面均活动放置有放置盒,所述放置盒内侧焊接有多个金属管,所述放置盒的底面贯通金属管开设有多个贯穿孔。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箱的顶面开设有多个矩形结构的通槽,且多个通槽关于电机环绕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轴杆的底端焊接有两个搅拌杆,且两个搅拌杆关于轴杆竖直中线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箱的下部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气泵和电机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盘为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吸气盘背离导气管的一面开设有多个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液体预热箱的顶面开设有注液口,所述液体预热箱的下部侧面开设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表面安装有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萍乡宝海锌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萍乡宝海锌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1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