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硫酸锌用酸雾脱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1075.5 | 申请日: | 202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7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萍;罗正梁;刘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萍乡宝海锌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硫酸锌 用酸雾 脱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硫酸锌用酸雾脱硫装置,包括脱硫仓和扰流风机,所述脱硫仓内底部安装有扰流风机。有益效果:酸雾进入到进雾管中,经过风箱中的第一轴流风机加速后进入到脱硫仓底部,此时的酸雾为柱状气体,扰流风机启动产生横向气流打散柱状气体,从而分散酸雾,随着酸雾的增加,分散后的酸雾进入到分流筒中,经过第二轴流风机加速进入穿过通风管进入到脱硫仓内部,此时,进液管中通入络合铁溶液,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关闭,络合铁溶液进入到盘管中,经过喷头喷出,与酸雾进行反应,从而实现脱硫,参与反应的酸雾被扰流风机和分流筒充分分散,从而减少了气体集中的现象,反应更加全面快速,从而提高了反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酸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生产硫酸锌用酸雾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硫酸锌(化学式:ZnSO4)是最重要的锌盐,为无色斜方晶体或白色粉末,其七水合物(ZnSO4·7H2O)俗称皓矾,是一种天然矿物,是制造锌钡白和锌盐的主要原料,也可用作印染媒染剂,木材和皮革的保存剂,也是生产粘胶纤维和维尼纶纤维的重要辅助原料,另外,在电镀和电解工业中也有应用,还可以用于制造电缆。
硫酸锌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硫酸,会产生大量的酸雾,这些酸雾腐蚀性较强,酸雾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不能直接排放,传统的做法是使用络合铁进行脱硫,但是,酸雾在排入到络合铁喷淋塔中时,多数呈圆柱状气体排入,分散性不够,导致喷洒出的络合铁溶液不能及时的与酸雾反应,造成脱硫效率低下,还可以进一步作出改进,同时,络合铁溶液呈碱性,单次反应并不能使络合铁溶液失活,而传统的络合铁喷淋塔不对络合铁溶液进行多次循环反应,造成络合铁投入量增大,增加了经济投入,同时,采用气液对流反应的络合铁喷淋塔也会导致酸雾穿过速度较快,无法与络合铁溶液充分混合,造成反应不充分,脱硫不充分的情况,也还可以进一步作出改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硫酸锌用酸雾脱硫装置,具备脱硫效率高、成本投入小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脱硫效率高、成本投入小的优点,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硫酸锌用酸雾脱硫装置,包括脱硫仓和扰流风机,所述脱硫仓内底部安装有扰流风机,且脱硫仓底面中心位置贯通连接有进雾管,并且进雾管另一端安装有风箱,所述风箱内部安装有第一轴流风机,所述扰流风机上方横向固定安装有分隔板,且分隔板表面竖向贯穿连接有分流筒,并且分流筒内部安装有第二轴流风机,所述分流筒上方位于脱硫仓内部固定安装有水槽,且水槽底面贯穿连接有通风管,所述脱硫仓内顶部吊装有盘管,且盘管表面贯通连接有喷头,所述脱硫仓一侧表面贯穿连接有进液管,且进液管与盘管贯通连接,并且进液管表面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脱硫仓一侧固定安装有储存箱,且储存箱底面贯通连接有循环管,并且循环管通过三通与进液管贯通连接,所述循环管表面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且循环管贯通连接有循环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水槽通过下水管与储存箱顶面贯通连接,且储存箱底面贯通连接有排水管,并且排水管表面安装有开关阀。
进一步的,所述脱硫仓内壁位于水槽上方位于盘管下方焊接有挑杆,且挑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的主轴贯穿挑杆并延伸至挑杆下方,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底面固定安装有扰流件,所述扰流件包括固定环、安装条和底板,所述固定环固定套接在主轴表面,且固定环外壁焊接有安装条,并且安装条底面焊接有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挑杆交错布置,且挑杆长度从上至下逐渐变长。
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管均匀设置有多个,且通风管对应分流筒正上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脱硫仓顶面贯通开设有出气口,且出气口为漏斗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萍乡宝海锌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萍乡宝海锌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1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