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垃圾回收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40145.5 | 申请日: | 202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8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民;沈建中;王建厚;何巍;唐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盛影影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垃圾 回收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管理系统,包含:管理子系统和与管理子系统通讯连接的垃圾袋领取设备和分类垃圾投放设备;管理子系统包含用户登记模块、垃圾袋统计模块和积分统计模块;用户登记模块用于供用户登记个人信息;垃圾袋统计模块用于记录智能垃圾袋领取设备中的垃圾袋的领取情况:积分统计模块用于记录用户的垃圾投放奖励积分,当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在用户将装有垃圾的垃圾袋投放至智能垃圾回收设备时根据用户投递的垃圾计算奖励积分并将计算出的奖励积分和用户信息发送至积分统计模块,积分统计模块对该用户的奖励积分进行更新。本发明的智能垃圾回收管理系统能够引导用户进行垃圾分类,且能够对用户的垃圾分类行为进行追踪和统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分类(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管理系统,包含:管理子系统和与管理子系统通讯连接的垃圾袋领取设备和分类垃圾投放设备;
智能垃圾袋领取设备用于供用户领取带有标记的垃圾袋;
智能垃圾回收设备用于回收用户投递的装有垃圾的垃圾袋;
管理子系统包含用户登记模块、垃圾袋统计模块和积分统计模块;
用户登记模块用于供用户登记个人信息;
垃圾袋统计模块用于记录智能垃圾袋领取设备中的垃圾袋的领取情况,智能垃圾袋领取设备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将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其领取的垃圾袋的信息发送至垃圾袋统计模块,垃圾袋统计模块保存接收到的用户信息和其领取的垃圾袋的信息;
积分统计模块用于记录用户的垃圾投放奖励积分,当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在用户将装有垃圾的垃圾袋投放至智能垃圾回收设备时根据用户投递的垃圾计算奖励积分并将计算出的奖励积分和用户信息发送至积分统计模块,积分统计模块对该用户的奖励积分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个人信息包含用户姓名、手机号码和用户生物特征;
管理子系统还包括用户识别模块;
智能垃圾袋领取设备设有生物特征采集装置,生物特征采集装置在用户领取垃圾袋时采集用户的用户生物特征并将采集到的用户生物特征发送至用户识别模块,用户识别模块根据用户生物特征从用户登记模块识别到对应的用户并将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发送至智能垃圾袋领取设备,智能垃圾袋领取设备向用户发放垃圾袋后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和其领取的垃圾袋信息发送至垃圾袋统计模块。
进一步地,用户生物特征为人脸图像;
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为人脸图像采集装置。
进一步地,用户生物特征为指纹信息;
生物特征采集装置为指纹采集装置。
进一步地,智能垃圾回收设备包含用于识别垃圾袋上的标记的标记识别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40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力发电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开启双层密封容器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