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P-LSTM的大坝监测物理量智能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439998.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4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孙辅庭;沈海尧;武维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4;G06N3/08;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p lstm 大坝 监测 物理量 智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BP-LSTM的大坝监测物理量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需预测时段内的大坝监测数据,包括各时刻的大坝上、下游水位和大坝上游边界温度;
将预测时段内各时刻的大坝上、下游水位和大坝上游边界温度输入BP-LSTM网络模型,输出该预测时段内监测物理量的预测值;
所述BP-LSTM网络模型,包括:
S1、获取大坝某时间段的历史监测数据,包括各时刻的大坝上、下游水位、大坝上游边界温度以及需要预测的监测物理量测值;
S2、采用BP神经网络对大坝各时刻的边界温度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温度特征向量;
S3、采用LSTM神经网络进行监测物理量预测,将某时间段内各时刻由BP神经网络提取的温度特征向量,实测的上、下游水位及时间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模型输出即为监测物理量的预测值;
S4、通过获取的某时间段历史监测数据对BP-LSTM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保存训练得到的最优模型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P-LSTM的大坝监测物理量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获取大坝某时间段t∈[t0,t1]的历史监测数据,具体包括:t时刻的上游水位记为Hut,下游水位记为Hdt;大坝上游边界温度,各高程测点温度记为Tbt_h;所需预测的监测物理量记为u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P-LSTM的大坝监测物理量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A、若上游坝面布置有边界温度测值断面:
S2-1、对于每个时刻t的边界温度测值序列,通过在高度方向等间距线性插值得到大坝边界温度向量记为TBt=[TB1t,TB2t,……,TBNt],其中N为插值数量,定为常数;
S2-2、将每个时刻t的大坝边界温度向量TBt输入BP神经网络进行处理,得到输出的温度特征向量记为Tt=[T1t,T2t,……,TMt],其中M为所取温度特征的数量;
B、若上游坝面未布置边界温度监测断面,则以实测坝趾气温T构建温度特征向量,即Tt=[T,T,……,T]。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P-LSTM的大坝监测物理量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S3-1、令时刻t的自变量向量Xt=[Tt,Hut,Hdt,t],应变量Yt=ut;
利用历史监测数据构建固定长度为S的自变量时间序列x=[xt0+(S-1),xt0+S,……,xt1],其中xt=[Xt-(S-1),Xt-(S-2),……,Xt];
构建应变量时间序列y=[yt0+(S-1),yt0+S,……,yt1],其中yt=Yt;
常数S的物理意义是自变量对应变量影响的滞后效应的时间长度;
S3-2、以自变量序列x作为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以LSTM神经网络最后一个单元的输出为监测物理量的预测值,由预测值构建的时间序列记为y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P-LSTM的大坝监测物理量智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构建模型损失函数为预测应变量序列y1与实测应变量序列y的均方根之和,以损失函数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历史监测数据样本对BP-LSTM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并保存最优模型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局大坝安全监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99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用多功能检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管件抓取的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