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带绝缘手柄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接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9730.3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海;范德和;邱天怡;孟晨旭;肖星;曾令诚;罗其锋;袁拓来;林蔚;钟慧菁;黄伟豪;陈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15/18 | 分类号: | G01R15/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绝缘 手柄 电流 互感器 二次 回路 工具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式带绝缘手柄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接工具,包括操作手柄,与所述操作手柄固定连接的导电排;在所述导电排等间距地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可调式的香蕉插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调式带绝缘手柄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接工具,检修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短接的端子情况在连接件上安装香蕉插头,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电路的短接操作,一定上避免了在操作时实现受阻的问题,方便检修人员的操作;在实现过程中,检修人员手持操作手柄,将安装好的香蕉插头插接入需要短接的端子中,由于连接件、导电排内部的连接结构均是导体,外部均为绝缘结构,在实现短接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检修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检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式带绝缘手柄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接工具。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电流变换装置,能将一次侧的大电流变化成二次侧的小电流供保护装置、测量仪表使用。运行中由于二次接线端子接头压接不紧、电流端子等元器件质量不佳、安装工艺不良及材质氧化腐蚀等原因,可能造成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触不良甚至开路,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开路时二次线圈上将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其峰值可达几千伏甚至上万伏,将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目前消除运行中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触不良或开路等缺陷有停电和不停电两种处理方式,分别存在以下问题:
停电的处理方式,需将电流互感器所在间隔设备停电,降低了系统运行和用户供电可靠性,同时增加了运行人员操作的工作量。
不停电的处理方式,则需用常规电流试验短接线,将故障点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电流端子短接消除过电压后再消缺,但是,由于该短接线插头手握部位短小,且为人身安全考虑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所以极易阻挡视线,从而导致误短接相邻运行电流端子,再者,该短接线不易被握紧,人机工效极差。
公开号为CN104007357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接装置,包括固定体、插接杆、膨胀杆、滑动半圆套、导通条、旋钮;插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对称的孔,孔中设置有膨胀条,膨胀条的内表面设置有凸出部;膨胀杆滑动设置于插接杆内;插接杆的顶端固定在固定体内;滑动半圆套与插接杆的外表面滑动接触;转轴固定在固定体内,转轴位于插接杆上方,压条的中间位置固定在转轴上,压条的两端分别与滑动半圆套的顶端和膨胀杆的顶端接触;插接杆为两个;连接轴垂直设置于固定体内,连接轴位于两个插接杆之间,导通条的中间位置与连接轴连接,旋钮设置于固定体的顶部并与连接轴连接。该发明方案虽然能够稳固短接装置的安装,但未能解决短接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视线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在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接工作中,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问题且操作时的视线受阻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调式带绝缘手柄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接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式带绝缘手柄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短接工具,包括操作手柄,与所述操作手柄固定连接的导电排;在所述导电排等间距地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可调式的香蕉插头。
上述方案中,检修人员根据实际需要短接的端子情况在连接件上安装香蕉插头,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电路的短接操作,一定上避免了在操作时实现受阻的问题,方便检修人员的操作;在实现过程中,检修人员手持操作手柄,将安装好的香蕉插头插接入需要短接的端子中,由于连接件、导电排内部的连接结构均是导体,外部均为绝缘结构,在实现短接操作的同时,提高了检修操作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上设置有防滑螺纹。
上述方案中,操作手柄采用环氧树脂外包聚氯乙烯绝缘护套材料,手柄长度及直径可定制,满足人机功效要求,等间隔分布的防滑螺纹,解决了短接工具不易握紧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9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场景SAR回波模拟并行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渠道热线客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