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其多重防撞防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38990.9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6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良;姜滨;迟小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H05K7/14;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设备 及其 多重 防护 结构 | ||
1.一种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包括用于安装光机组件的镜筒支架(1)、设置于所述镜筒支架(1)的前端面上并用于安装PCB(a)的主支架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周向包覆于所述镜筒支架(1)外表面、用于吸收沿其侧向传递的碰撞能量的侧围外层防护套(3),以及沿周向与所述侧围外层防护套(3)连为一体并覆盖于所述主支架板(2)前表面、用于吸收沿其垂向传递的碰撞能量的前围外层防护板(4);
所述侧围外层防护套(3)和/或所述前围外层防护板(4)具有弹性,以通过弹性形变吸收碰撞能量;
所述前围外层防护板(4)的前表面凸出设置有用于延长其弹性形变量以延长跌落缓冲时间的凸起部(41),且所述凸起部(41)沿所述前围外层防护板(4)的周向分布于其表面边缘,以在所述前围外层防护板(4)的前表面上形成四周高中心低的凹陷结构,用于在碰撞时降低所述前围外层防护板(4)的中心区域的形变量;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支架板(2)的前表面并与所述前围外层防护板(4)的背面抵接、用于吸收沿其垂向传递的碰撞能量的前围中层防护板(6);
所述主支架板(2)前表面的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柱(21),且所述前围中层防护板(6)的背面通过各所述连接柱(21)与所述主支架板(2)相连;
所述前围中层防护板(6)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块用于提高结构强度的加强筋板(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围外层防护套(3)内并套设于所述镜筒支架(1)外表面、用于吸收沿其侧向传递的碰撞能量的侧围中层防护环(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中层防护环(5)的内壁通过若干个连接筋(51)与所述镜筒支架(1)的外表面相连,以对所述侧围中层防护环(5)的弹性形变留出形变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支架(1)的外表面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个接插槽(11),且各所述连接筋(51)的末端均为与所述接插槽(11)形成垂向接插的接插板(5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支架(1)包括呈周向分布并与所述侧围中层防护环(5)的内壁相连、用于吸收沿其侧向传递的碰撞能量的侧围内层防护筒(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设于所述主支架板(2)的前表面且末端用于与所述前围中层防护板(6)的背面抵接、用于吸收沿其垂向传递的碰撞能量的若干个前围内层防护柱(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前围内层防护柱(8)的侧壁均套设有用于与安装在所述主支架板(2)前表面的PCB(a)上预留的安装孔(b)配合、用于减缓周向冲击的预压弹性圈(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板(2)的前表面与所述PCB(a)的背面之间、所述PCB(a)的前表面与所述前围中层防护板(6)的背面之间均填塞有用于吸收沿所述主支架板(2)的垂向传递的碰撞能量的预压弹性垫(10)。
9.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设备主体外围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重防撞防护结构具体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多重防撞防护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89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