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框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438281.0 | 申请日: | 2020-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2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帆;张哲嘉;吴尚杰;郭豫杰;陈宜瑢;邱郁勋;李玫忆;郑和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康律师事务所 11805 | 代理人: | 梁挥;孟超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框体。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及框体。显示面板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像素接点,第二表面具有至少一电路接点。框体包括第一表面连接部、第二表面连接部及至少一导线。显示面板具有像素接点及电路接点的一侧伸入第一表面连接部及第二表面连接部之间。导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设置于第一表面连接部,第二端设置于第二表面连接部,其中,第一表面连接部设有第一端的部分对应于像素接点区域,第二表面连接部设有第二端的部分对应于电路接点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框体,尤其是关于一种具有导线以传递控制信号的显示装置框体及使用该框体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的发展中,为满足不断提高的画质需求及显示器工艺的提升,例如缩小像素间距,显示装置的制造过程中会加上侧边拉线(side wiring)制程。如此,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能设置在面板背端,并通过侧边拉线将驱动电路与位在面板前端的发光元件电性连接,以驱动发光元件依据控制信号发光。此外,侧边拉线也帮助实现了无边框面板的拼接。
然而,侧边拉线制程复杂,时常造成面板良率的降低。此外,无边框面板的拼接也容易造成面板边缘碰撞损毁。因此,现有技术中,针对显示装置面板的无边框或窄边框技术以及拼接技术,尚有进步的空间。
发明内容
承上述,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边框,通过在框体上设置导线以达到面板前后之间的信号传输,借此提高面板的良率,且可避免无边框面板的拼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毁。
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框体。框体用于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像素接点区域,且第二表面具有电路接点区域。框体包含第一表面连接部、第二表面连接部,以及导线。显示面板具有像素接点区域及电路接点区域的一侧伸入第一表面连接部及第二表面连接部之间。导线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设置于第一表面连接部,第二端设置于第二表面连接部。第一表面连接部设有第一端的部分对应于像素接点区域,第二表面连接部设有第二端的部分对应于电路接点区域。
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面板及框体。显示面板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像素接点,第二表面具有至少一电路接点。框体包括第一表面连接部以及第二表面连接部以及至少一导线。显示面板具有至少一像素接点及至少一电路接点的一侧伸入第一表面连接部及第二表面连接部之间。该至少一导线的数量对应于该至少一像素接点以及该至少一电路接点的数量,每一导线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第一端设置于第一表面连接部且电性连接于对应的像素接点。第二端设置于第二表面连接部且电性连接于对应的电路接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变化实施例。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框体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上视爆炸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部分框体与第二显示面板的局部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框体的一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8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