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437630.7 | 申请日: | 202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陈兆荣;李博文;朱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6 | 分类号: | E04C5/06;E04C3/34;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孙金金;周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框架 钢筋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钢筋笼包括下部灌浆套筒钢筋笼和上部立柱钢筋笼。所述上部立柱钢筋笼内层为纵向主筋排成八角形,主筋外绑定八角螺旋箍筋;八角螺旋箍筋外层为纵向主筋排成矩形,主筋外固定矩形箍筋。本发明中的钢筋笼和钢筋笼的制作方法采用了八角箍筋的形式,可实现成型钢筋骨架自动、高效、高品质的加工,利用连续螺旋箍筋更有效约束截面提高截面承载能力,提升整体框架刚度。同时减轻钢筋笼自重,节省钢筋用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钢筋笼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采用的结构形式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承担了所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致使的附加荷载。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框架柱的种类和型号要求也在不断增多。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趋于单一化,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承重能力,特别难以满足负荷大、对地基基础要求严格的建筑的承重能力。因此,设计出一种框架来应对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使得组合结构受力更加合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非常规钢筋笼生产,由于工人缺乏成熟经验,生产费时费力,经济性较差,是桎梏非常规钢筋笼大量应用的首要原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钢筋笼,本发明能够提高钢筋笼的承重能力,降低钢筋笼的自重,提升整体框架的刚度。此外,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钢筋笼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钢筋笼,包括灌浆套筒钢筋笼及立柱钢筋笼,所述灌浆套筒钢筋笼设置于所述立柱钢筋笼的下部,所述立柱钢筋笼包括内层纵向主筋、外层纵向主筋、八角螺旋箍筋、矩形箍筋,所述内层纵向主筋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灌浆套筒钢筋笼的顶部,所述内层纵向主筋设置为8个且呈八角形排列,所述外层纵向主筋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灌浆套筒钢筋笼的顶部,所述外层纵向主筋设置为4个且呈矩形分布,所述内层纵向主筋与所述外层纵向主筋的高度相等,每两个所述外层纵向主筋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内层纵向主筋,两个所述外层纵向主筋之间的内层纵向主筋与所述外层纵向主筋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八角螺旋箍筋为一根原材料钢筋连续折弯形成,所述八角螺旋箍筋的高度等于所述内层纵向主筋的高度,所述八角螺旋箍筋的顶部与底部均为矩形,中间为螺旋上升的八角形,所述八角螺旋箍筋沿所述内层纵向主筋的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内层纵向主筋的外部,所述矩形箍筋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矩形箍筋沿所述外层纵向主筋的长度方向平行固定于所述外层纵向主筋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拉结筋,所述拉结筋固定于两两相对的内层纵向主筋之间,所述拉结筋沿所述内层纵向主筋的长度方向设置为多个。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层纵向主筋的外部设置有钢筋网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层纵向主筋上设置有保护层垫片,所述保护层垫片为轮状,所述保护层垫片轴安装于所述外层纵向主筋上,所述保护层垫片的半径等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钢筋笼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的钢筋土框架柱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八角螺旋箍筋;按照设计图纸上立柱钢筋笼的高度对原材料钢筋进行切割,将原材料钢筋在成型机上连续折弯形成八角螺旋箍筋;
步骤二、安装外层纵向主筋;在灌浆套筒钢筋笼的四个角点处固定安装外层纵向主筋;
步骤三、安装内层纵向主筋;按照端头模板孔位安装内层纵向主筋;
步骤四、安装八角螺旋箍筋;在钢筋笼胎架上将摆放好的灌浆套筒钢筋笼和八角螺旋箍筋固定连接;
步骤五、在钢筋笼胎架上沿钢筋笼长度方向等距离固定安装矩形箍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HDFS的垃圾回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台区服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