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屏的转动控制方法及笔记本电脑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437080.9 | 申请日: | 2020-12-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0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鹣;徐建平;叶继丰;杨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K9/00;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程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6 | 代理人: | 蔡乐庆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屏 转动 控制 方法 笔记本电脑 | ||
1.一种显示屏的转动控制方法,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位于所述显示屏前方的用户的人脸图像,所述人脸图像配置有坐标系;
提取所述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轮廓;
判断所述人脸轮廓是否偏离预设坐标范围;
若偏离,判断所述人脸轮廓是否满足正视屏幕条件;
若满足,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中两眼区域在所述坐标系的当前坐标;
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与基准坐标,控制所述显示屏转动,以使所述用户的人脸轮廓保持在所述预设坐标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人脸轮廓是否满足正视屏幕条件包括:
根据深度学习算法,判断所述人脸轮廓是否满足正视屏幕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深度学习算法,判断所述人脸轮廓是否满足正视屏幕条件包括:
将所述人脸轮廓的图像输入SVM分类器,得到所述人脸轮廓满足正视屏幕条件的概率;
判断所述概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所述人脸轮廓满足正视屏幕条件;
若否,则所述人脸轮廓未满足正视屏幕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坐标包括左眼当前坐标与右眼当前坐标,所述基准坐标包括左眼基准坐标与右眼基准坐标,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坐标与基准坐标,控制所述显示屏转动,以使所述用户的人脸轮廓保持在所述预设坐标范围内包括:
判断所述左眼当前坐标是否符合所述左眼基准坐标的基准范围,或所述右眼当前坐标是否符合所述右眼基准坐标的基准范围;
若是,保持所述显示屏的位置状态;
若否,控制所述显示屏转动,以使所述用户的人脸轮廓保持在所述预设坐标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左眼坐标与所述当前右眼坐标组成当前线段,所述左眼基准坐标与所述右眼基准坐标组成基准线段,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屏转动,以使所述用户的人脸轮廓保持在所述预设坐标范围内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线段相对所述基准线段的偏移方向,以及与所述偏移方向对应的目标转动方向;
控制所述显示屏在所述目标转动方向下,按照单位步进转动量逐步转动,以使所述用户的人脸轮廓保持在所述预设坐标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显示屏在所述目标转动方向下,按照单位步进转动量逐步转动,以使所述用户的人脸轮廓保持在所述预设坐标范围内包括:
获取所述显示屏在所述目标转动方向下,按照单位步进转动量每次转动时的第i次人脸图像,i为正整数;
判断所述第i次人脸图像中的当前坐标是否符合所述基准坐标的基准范围;
若是,控制所述显示屏停止转动;
若否,赋值i=i+1,返回获取所述显示屏在所述目标转动方向下,按照单位步进转动量每次转动时的第i次人脸图像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系的原点在所述人脸图像的最左上角,X轴正方向朝向所述人脸图像的右方,Y轴正方向朝向所述人脸图像的下方,所述偏移方向包括上偏移方向与下偏移方向,所述确定所述当前线段相对所述基准线段的偏移方向包括:
计算所述当前左眼坐标/所述当前右眼坐标中的纵坐标与所述左眼基准坐标/所述右眼基准坐标中纵坐标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零;
若是,确定所述当前线段相对所述基准线段的偏移方向为所述下偏移方向;
若否,确定所述当前线段相对所述基准线段的偏移方向为所述上偏移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转动方向包括相对于所述用户的逆时针转动方向与顺时针转动方向,所述确定与所述偏移方向对应的目标转动方向包括:
若所述偏移方向为所述上偏移方向,确定所述目标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转动方向;
若所述偏移方向为所述下偏移方向,确定所述目标转动方向为顺时针转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智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4370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